即時文摘

公營醫療超負荷 是邏輯數學問題嗎?(文:彭鴻昌) (09:00)

接連兩星期有醫護人員舉行集會,申訴流感高峰期間公營醫療超出負荷,在病牀及人手短缺下令工作壓力「爆煲」。正當各界聚焦討論如何紓緩人手問題之際,竟有論者指公營醫療超負荷的禍因,是每日150個經單程證由內地來港團聚定居的新移民名額。論者指這是一條「簡單的邏輯及數學問題」而非政治問題,即每日150人來港,一年便是約5.4萬,其數之大令醫療服務雪上加霜。又有論者訴諸本身經歷,說在醫院工作時治療過不少內地新移民,因此推斷每日150名內地新移民來港令公營醫療淪陷。然而,問題就是這樣簡單嗎?

內地新移民非公院超負荷原因

若按論者數學推算,來港定居不足7年的新移民應有約37.8萬人(每年約5.4萬人×7年)。不過根據《2016中期人口統計主題性報告:內地來港定居未足7年人士》的數據顯示,2016年只有約16.6萬內地新移民,較2006年的約21.7萬減少近四分一。換言之,2016年對上的7年間,每年只有不足2.4萬內地新移民留港定居,已較10年前平均3.1萬為少,而兩者仍少於論者推算的5.4萬。

另外,內地新移民的年齡中位數是33.9歲,較全港人口的44.3歲年輕,當中超過三成是25歲以下的兒童及青少年,比例較全港人口的約兩成二為多。內地新移民中,45歲以下的有近八成,更較全港人口的五成為多。至於55歲或以上的年長人士,內地新移民中只有6.4%(即約1.1萬人),而此年齡組別在全港人口中佔32.4%(即約230萬人)。須知道公營醫療服務使用者主要是長者,統計處2017年發表的《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63號報告書》揭示,於調查前一年內曾入院的病人中,約一半(48.6%)是55歲或以上。同時,醫管局數字顯示65歲或以上長者佔總住院日數達56%。由上述數字可見,內地新移民定居本港的人數遠低於推算,他們作為香港社會的少壯生力軍,對醫療服務的需要較少,更非公立醫院主要服務量的來源,又怎能令公立醫院淪陷?要「源頭減人」來避免公營醫療「爆煲」之說,實是想當然矣!

論者認為這是「簡單的邏輯及數學問題」,是說對了一半又說錯了一半。論者對——這確實是數學問題,而仔細的數據分析可知內地新移民根本並非公立醫院超負荷的原因;論者錯——因在個人經驗及政治立場下先入為主,犯了以偏概全的邏輯謬誤。更令人擔憂的是,本應仁心仁術的醫生也出現這種本土狹隘思維心態,即:討厭新移民,更認定他們佔用資源,欲除之而後快。這種「源頭減人」論調日後會否轉向佔公營醫療一半服務量的長者或其他邊緣弱勢社群來開刀?如此不禁令人感慨:醫者初心何在?《大醫精誠》的作者孫思邈不是說「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嗎?

為市民利益  應更積極引入海外醫生

雖然論者偏頗,卻正展示了人手短缺問題已嚴重影響士氣及服務質素,政府及醫管局必須盡快着手增加醫護人手,減輕前線工作壓力。政府以往未有及早規劃醫療服務人力,當然是問題的禍根,近年雖已一再增加醫科生名額,但遠水不能救近火。醫管局已採取的多項措施,包括延後退休年齡、退休後重聘、招聘私家醫生擔任兼職工作等,效果已漸見頂,現尚餘招聘合資格海外醫生一途,可望中短期內增加醫生人手。

過去醫學界因保護主義心態表明反對免試引入海外醫生,更誤導說海外醫生即內地醫生,煽動公眾恐慌附和。現在公立醫生人手短缺更趨嚴重,政府及醫管局應為全港市民的利益着想,敢於回應醫學界的顧慮,更積極引入符合香港醫學水平的海外醫生,並向公眾詳細解說,同時爭取公立醫生工會支持。事實上,醫生工會豈能一方面申訴工作壓力沉重,一方面卻反對引入海外醫生來紓緩工作壓力?如果申訴只為「鬧爆」,卻對增聘海外醫生支吾以對,推搪說「工作環境惡劣,海外醫生不會來,來了也不會留」等含糊言詞,只會令社會覺得醫生們無意解決問題,甚或藉醫療危機來為自己爭取利益。

有論者挑起對來港團聚者仇恨

公營醫療超出負荷,論者說漏了嘴,是實實在在的政治問題——藉此論述,表面無心、內裏有意挑起社會對來港團聚人士的仇恨。若在引入海外醫生一事上仍砌辭推搪,更是以政治問題及自身利益掛帥,而漠視病人及醫護人員的困境。這問題,又豈是邏輯數學這般簡單。

作者是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