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媽媽拆解
麥明詩如何踏上劍橋之路

為人父母,總想給孩子優質的成長環境。十優港姐麥明詩媽媽麥何小娟,女兒在劍橋法律系畢業,兒子是醫生。原來麥太持有雙碩士〈包括教育碩士〉,亦是一位資深的兒科職業治療師。去年更出版了一本暢銷育兒書《我的女兒麥明詩 一張白紙到十優的培育經歷》。究竟麥太如何教出明詩這個劍橋畢業生?

逆境自強憑自信 父母不能過份遷就

談吐舉止斯文的麥太坦言,八、九十年代並不流行講生涯規劃,但她很重視教懂麥明詩面對逆境,培養她的逆境智商及自信心。「明詩小時候,游水丶跑步丶踏單車比賽也會去參加,不贏也沒有所謂。不會灌輸一定要贏的想法,贏丶輸也可,失敗了肯再企起來更重要。失敗了,就想一想今次為什麼失敗,如何更正自己的錯誤。」

麥太強調,父母的心態很重要,對子女影響很大。「考試取得80分,我會話很好,今次怎樣做得這麼好呢?考得60分甚至不合格,就問她知不知問題出在哪裡,下次可如何改善。」孩子總有頑皮不聽話之時,麥太笑指不能太寵丶太溫柔對待兒女,但不需要大聲叫罵。「要嚴肅堅定地管教小朋友,讓他們清楚知道什麼是不應該做的。」

她解釋指,作為父母,不能過份遷就子女,否則子女學不懂處理逆境。「要讓他們明白,世間事不會事事如意的。他們要學懂接受,或者想想另一方法,去達成自己的願望。」如麥明詩初到英國留學時,有點思鄕,原本,麥太沒打算讓她那麼快回港渡假。她就在網上搜尋到便宜機票,說服媽媽讓她回港渡假。

主動要求留學劍橋 父母從旁引導

談及留學,原來麥明詩性格較好動活躍,喜愛探索。自小已主動要求參加不同的交流、遊學活動。「只要確保她安全,便會讓她去。這些經驗,可能亦有助她後來萌生留學的想法。」一次去英國旅行並遊覽劍橋大學,該校濃厚的文化氣息就讓麥明詩留下深刻印象,並立下攻讀劍橋的心願。

由於是麥明詩主動提出,麥太就讓她自己找資料做準備,只從旁協助。「明詩自己上網找資料、繼而一起研究適合的中學及科目。她在港讀理科,為了進入劍橋法律系,在英國唸高中時,就選修了需要較多運用語文的經濟科。」為了讓女兒可更快投入當地學習生活,她建議女兒進入一間華人較少的中學,另外麥明詩就希望進入男女校。有商有量下,就選好一間男女寄宿中學。「她去英國時人生路不熟,麥太認為入讀寄宿學校較安全,同時亦要在當地尋找監護人,方便照應。」

一切準備就緒,除了要靠麥明詩考取好成績,作為父母,在財政上亦要做好準備,例如開立海外銀行賬戶,方便子女獲學校取錄後,可以繳交留位費及日後的學費和生活費,麥太當時在這方面早有準備,在滙豐預先為女兒開立海外戶口及戶口相連的提款卡,以應付日常開支。這些事情在出發前已經安排妥當,讓她倍感安心。

下一集,麥太分享如何培養麥明詩廣交朋友的技巧,理財和節儉的習慣。以及如何為子女預留升學支出,銀行服務又如何替父母或留學子女帶來處理財務之便。

想了解更多海外銀行資訊,請瀏覽: http://bit.ly/2vEhPKb

資料由滙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