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報章內容 財經

【有片:財經BB班】放棄「創新板」對初創公司有好大影響?

初創企業近年如雨後春筍般冒起,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初創的數目不斷增加,適逢市場有傳港交所(0388)正計劃放棄設立創新板的建議,傾向在主板引入同股不同權,究竟此舉對本港初創企業的發展會否有影響?

1) 削初創融資能力?

市場一直有形容,公司上市就像「印銀紙」,要多少印多少,其實是形容股市的融資功能。股市的創立,最大用途是增加公司的融資能力,透過增發股票吸納大量資金,供公司未來發展之用。而港交所建議設立的創新板便是希望增加新經濟公司的集資能力,當中的創新板更集中為初創企業而設,因為它不設業務紀錄或最低財務要求,上市時市值最少有2億元即可,讓初創公司更容易上市,但若放棄設立創新板,是否代表削弱初創公司的融資能力?

非也!隨著全球刮起創業風潮,初創公司融資的渠道已不限於傳統的銀行借貸,及上市等,市場已有大量創投基金,包括本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亦有不同的眾籌平台,投資具潛力的初創企業,讓其於短時間裏加速發展,搶佔市佔率,其後才探討變現模式,以縮短投資回報期,這種渠道既能讓初創尋找資金發展,亦可省掉上市所需的費用及程序,同時無須向外界披露內部財務數據。

根據羅兵咸永道報告稱,今年共有55家企業到創業板上市集資,集資約43億元,意味每家公司平均集資7818.18萬元,與今年初創企業平均獲得融資1.996億港元的A輪或以後的融資比較,香港的初創企業融資水平已遠超創業板。

財來自有方,具潛力的初創並不急於上市,亦不難理解為何估值高達680億美元(約5304億港元)的Uber至今仍未上市。

2) 上市為天使投資者提供退出渠道

為何初創公司仍要決定上市?初創決定上市,除可擴大融資渠道外,更大原因是向股東及天使投資者提供退出投資的方法,股東可藉公司上市在市場上出售持股,從而把投資變現。因此,取消創新板將令天使投資者少了一個途徑變現,不過創新板原意只供專業投資者參與,即交投將不如主板般活躍,故並非創投基金最理想的退出方法,若初創公司能在主板上市,已能滿足天使投資者的要求。

以香港首隻電競概念新股雷蛇(1337)為例,長和系主席李嘉誠的私人投資基金維港投資早於其部署上市前已為投資者之一,目前持有雷蛇約1.3%股份,雖然該基金負責人周凱旋已表明不會於短期沽售股份,但雷蛇成功上市,維港投資屆時無論如何也可分一杯羹。

3) 關鍵在同股不同權

然而,要讓初創在主板上市,最大的關鍵為同股不同權。初創經過多輪融資後,創辦人及管理團隊的股權已被沖淡,故很多時候初創的創辦人希望在上市後,可享有比一般股東有更大話語權的股權,如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等。不過,目前本港仍奉行「同股同權」的監管原則,令不少初創轉而選擇於其他市場掛牌,如放寬此原則,將大大提升本港股票市場的吸引力,但大前提是,放寬的同時,必須確保所有股東獲得足夠的保障。

由此可見,本港股票市場能否吸引初創,決定因素並非在於是否設立創新板,而是在於如何處理「同股不同權」的爭議。

撰文:陳迪麟;旁白:賀慧恩;剪接:石禮豪

●Like「明報財經 mpfinance」fb專頁!

其他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