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即時財經新聞

【量入為出】地方收入大減 財政部要求「以收定支 量力而行」

2020年對中國是重大挑戰的一年,要達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其中一個重要指標是今年GDP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倍。但經歷去年中美貿易摩擦帶來的外圍不明朗,以及經濟放緩影響到內需不振之下,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便定調了今年中國經濟工作大方向將是穩字當頭,積極財政政策要大力提質增效,穩健貨幣政策要靈活適度。

不過,去年底財政部舉行的全國財政工作會議,對於2020年財政工作定下「以收定支,量力而行」原則,所謂「以收定支」即是「量入為出」,換句話說今年地方的財政支出要因應收入情況,從嚴控制。雖然官方說法是避免地方濫用財政,但實際上是為了應對過去幾年壓縮財政收入,又要加大支出,造成地方財政入不敷支的問題。

一直以來,地方財政收入來源主要依賴賣地、稅費及發債。在樓市政策及嚴控地產商融資的背景下,過去3年全國賣地收入增幅逐年收窄,去年更可能跌至只有個位數增長;稅費方面,中央近年不斷強調要惠民生,2017年減稅降費規模達到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到去年更達到超額完成的2.36萬億元。減稅降費和土地市場低迷,給地方財政收入增長帶來挑戰,因此擴大政府債券融資成為保障財政支出的主要渠道,地方專項債的發行規模便由2017年的8000億元增至去年的2.59萬億元,今年更有可能進一步增至3.35萬億元。

但就算擴大發債也難阻地方收入銳減,據已經公布的財政資料,上海、山東、深圳、遼寧及青島去年收入增幅收窄甚至接近零增長,甘肅財政收入更出現按年下滑。收入減少主要是減稅降費造成稅收減少所致。

面對今年要繼續落實和鞏固減稅降費效果的要求,加上經濟增長放緩壓力未減,又要做好包括穩就業的「六穩」工作,以及「精準扶貧奔小康」的目標,今年地方財政支出壓力可說有增無減,因此在財政部的「以收定支」原則下,多個省市對今年的財政預算有所削減,例如上海預算今年財政收入零增長,並要求一般公共支出壓減10%以上;深圳亦表明除了重點民生、安全生產等必要支出外,其他支出亦一律壓減10%。

對於地方一方面要穩住經濟民生,另一方面又要量入為出的兩難情況,京東數字科技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考慮到繼續加大力度減稅將會進一步增加財政收支壓力,建議未來應逐步著手落實規範稅費徵管的相關制度,直接減輕財政壓力和間接擴大減稅空間。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亦指出,2020年要實現小康目標,積極財政政策有需要加力提效,但在財政收支壓力的制約下,減稅降費規模或低於2019年。調整中央與地方稅收分配比例、擴充地方稅稅源等稅制改革,或會是今年財政政策的重點;其中,他指出,去年9月國務院提出了消費稅改革,首先以奢侈品為試點,未來消費稅改革有望進一步擴大,因為一來能夠補充地方政府財源;二來有利於地方政府改善消費環境,提高居民消費增速。另外,增值稅調整是減稅降費重要一環,魯政委認為,今年增值稅率仍有望下調,但幅度或小於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