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即時財經新聞

【最緊要有C】當張建宗都玩言語偽術......

世上有一種綁架叫道德綁架(Moral Coercion),慈善、扶貧是道德綁架的最佳「機會」,過去「希望工程」便曾被視為道德綁架,要求有錢人掏腰包扶貧,若不協助扶貧的話會受到社會譴責。換個時空轉個地點,今天的香港,由特首林鄭月娥為首的政府團隊以錯誤的數據、誇張失實的貧窮人口數據,引領社會認同她的扶貧政策,與道德綁架有什麼分別?有幾多位立法會議員看到每5人有1人是貧窮人口的數據時,願意質疑林鄭在社會福利開支上「洗腳唔抹腳」?

政府上周五(17日)公布2016年香港貧窮情況,貧窮人口較2015年上升約7000人,增加至58.2萬戶或135.2萬人,貧窮率高達19.7%,即是幾乎每5位香港人便有1位跌進貧窮線以下,成為貧窮人口。政府同時公布在扶貧(政府恒常現金政策介入)後的數據,雖然貧窮人口減少17萬戶或35.7萬人,跌至99.6萬人,但有關數據仍然是2013年以來最高,表面看似政府須加大扶貧力度。為什麼會「愈扶愈貧」?

前特首梁振英委任時任政務司的林鄭月娥重組成立扶貧委員會,每年檢討貧窮人口、發表報告以制訂扶貧政策,不過我認為,自林鄭月娥開始整份報告已出現不可能出現的計算錯誤,面對錯誤她們選擇視而不見。扶貧委員會計算貧窮人口時只依賴收入作為單一指標,過程並沒有考慮資產與負債,低收入零收入但高資產人士會被界定為貧窮人口。

根據扶貧委員會的2016年報告,長者人口達到106.7萬人,佔整體人口比例由2009年的12.5%增至15.7%,弔詭的是貧窮長者由2009年36.6萬人增至47.8萬人,貧窮率達到44.8%。以錯誤的方法進行統計有什麼後果?你會發現,原來年薪5000元的李嘉誠是貧窮人口、物業零按揭的退休長者是貧窮人口,甚至一些不願上報收入的自僱人士亦是貧窮人口。情況等於只看上市公司營業額及盈利,而不看公司資產負債表一樣,一樣荒謬。為什麼制定全民退休保障時須要進行資產審查,但制定貧窮線卻不須資產審查?

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在網誌中提到,「貧窮線」的制定存在局限性。我要提提張司長,以不適合的方法進行統計甚至譁眾取寵,不是一句局限性可以解釋,特別是社會福利開支在過去10多年暴增1.47倍,由2001/02年的296.4億元,增加至2017/18年預算的733.02億元,只要經濟逆轉,幾乎肯定香港會出現結構性赤字,屆時唯有依賴中央。

引用錯誤的統計去「綁架」富人在西方世界並不罕有,金融海嘯期間世界銀行(World Bank)、國際貨幣基金(IMF)以及聯合國(UN),便曾經引入一份關於「金融海嘯會令非洲增加1億名貧窮人士」的錯誤預測,去呼籲大眾關心非洲國家及捐款。結果2009年除了南非外,其餘47個非洲國家並沒有出現衰退,2009年及2010年平均GDP增長是2%及5%,捐款協助非洲貧窮兒童的人可能大呼後悔。

所謂的道德綁架即是以道德名義,去約束或規範其他人的行為,以某種高尚的口號(例如仁義、自由)為籌碼,要脅你做或不做某些事件。西方社會將道德綁架與魔鬼拉上關係,你做或不做某些事件,便會讓魔鬼得逞(Allow evil to succeed),間接令要脅者達到目的。問題是誰是魔鬼?是不斷「製造」貧窮的單程證制度?還是利用失實數字製訂政策的政府? 當向來予人實幹的張建宗亦玩上言語偽術時,還有希望?

李鴻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