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個人理財 > 理財信箱

上車置業 忌操之過急

【明報專訊】李小姐現時與丈夫居住在家人物業,不用急於上車,所以儲蓄目標未必需要聚焦在上車置業。綜觀李小姐與丈夫的財政狀况,即使希望擁有私人空間,購買自己的物業,抑或透過買樓作為投資,現時可能不是理想時機。

李小姐置業的預算是450萬元,以這個金額只可購買樓齡較高的單位,或是面積較細的市區新樓。假設銀行借出六成按揭,即使計及按揭保險借足八成,兩成首期需要90萬元,丈夫可付70萬元,其餘20萬元或要變賣手上所有股票才足夠。然而,買樓還涉及其他開支,保守估計需要30萬元,按照李小姐現有的資產,應無從支付。再者,450萬元的物業以25年還款計算,每月供款約1.5萬元,加上差餉及管理費,對於李小姐及其丈夫相當吃力。

退保帳蝕2萬不划算

如果暫時不考慮置業,又如何實現財富增值呢?首先,我建議李小姐繼續供款投連壽險計劃(亦即「20年基金保險」)以養成定期儲蓄的習慣,加上若現時退保,帳面蝕近2.1萬元,並不划算。筆者建議李小姐先確認計劃中「供滿20年價值52.2萬元」,究竟是保證取得,還是受投資組合及不確定回報率所影響。因為目前李小姐已供這份投連壽險計劃8年,若在回報率理想地維持在5厘的前設下,還要多供12年才有機會取得52.2萬元,但實際上回報率又是否永不會低於5厘呢?這一點要慎重考慮。若屆時可以保證取得52.2萬元,筆者建議將這筆資金用作退休儲備。另外,投資組合要平衡風險,李小姐的現時已持有銀行股,月供股票可考慮高息的公用股,穩中求進。鑑於中美貿易戰有再度升溫的趨勢,現時宜守不宜攻。

正正因為投資市場波動,奉勸李小姐擱置短期內儲100萬元的目標。我認為較踏實的做法是與丈夫一起努力工作,若升職加薪或發掘到其他收入來源,便可儲下更豐厚的資本。

年屆不惑 宜審視醫療保障

健康就是財富,積極理財之餘,亦要不忘醫療保障。李小姐已年屆40歲,實在有需要加大醫療保障,以應付突如其來的醫療開支。她的保險或可轉保至自願醫保的靈活計劃,享有更充裕醫療保障又可享有政府的退稅優惠。

投資切忌操之過急,要顧及自己的需要和能力。李小姐沒有迫切的置業需要,就可待明年所有分期還款還清後,再視乎物業市場狀况和家庭儲蓄,再考慮是否置業。

冼健岷

康宏理財服務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理財信箱歡迎來信

讀者如有理財問題,歡迎來信詢問。

來函:寄香港柴灣嘉業街18 號明報工業中心A座15樓 經濟版編輯收

傳真:2558 3964

電郵:chlung@mingpao.com

◆來信請列明家庭或個人收入、開支、資產、欠債、理財目標及可承受風險。

[冼健岷 理財信箱]

金價市況
永豐金融集團
商品買入賣出
倫敦金2301.72302.2
港金2136921376
倫敦銀26.92026.960
鈀金990.51010.5
鉑金906.5914.5
美電7.83577.8362
更新時間:2024-04-23 19:39
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
資料由永豐金融集團提供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