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個人理財 > 退休綢繆

善用壽險槓桿 應付人生責任債

【明報專訊】人生處於不同階段,家庭責任與所需保障會隨之而轉變。花旗銀行的一項調查發現,處於責任重大的供養子女階段,人生責任債務超過400萬元。花旗銀行保險業務主管何文俊表示,儲蓄型保險的槓桿有效放大家庭保障,也可成為退休金儲備的一部分,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發揮作用。

撰文:李凱茵

花旗銀行去年底進行一項關於人生保障準備的調查,訪問了1224位受訪者,當中六成受訪者表示擔心或非常擔心退休後無法維持合理生活水平,並擔心自己身故後家人會遇到財務困難。雖然有這份擔心,但受訪者心目中理想的家庭保障或退休儲備,與實際上的數字卻有很大差別。花旗在調查中把受訪者希望留給家人的保障金額,減去淨流動資產和人壽保障額,把得出的落差定為「人生責任負債」。結果顯示,所有受訪者的平均人生責任負債高達254萬元,其中正處於供養子女階段的最高,達465萬元(見表)。這個階段的家庭責任重大,所以希望留給家人的保障最高,達653萬元;固定資產以外的流動資產約有200萬元,扣除債務後的淨流動資產約94萬元,而人壽保障也只有94萬元。

調查:「人生責任負債」平均達254萬

要收窄這項債務從而增加對家庭的保障,最直接的就是努力工作增加收入,提高流動資金,但明顯這件事並不是想做就成功的。何文俊認為,香港人可利用人壽保險的槓桿效應去放大保障額,填補龐大的人生責任債務。

調查結果顯示,香港人平均每年會撥出15.3萬元到儲蓄投資及人壽保障之上,其中正在供養子女的人投放金額較高,約有17.5萬元。不過,當中非保險形式的儲蓄佔了89%,人壽保障佔6%,保險形式的儲蓄或投資佔5%。何文俊表示,香港人普遍的儲蓄或投資模式,大多離不開現金、股票和和外幣等。不過投資總不免會經歷波動,如一味靠流動資金或投資去為家庭作後盾,家庭保障也會受到經濟周期的牽連。另一方面,投資並不可以把保障額槓桿放大,任你再有投資眼光,即使每年都把全部17.5萬元用作投資,也難以在短時間內累積出400萬元填補家庭保障的空隙。反之,人壽保障在保單一開始生效,即使只繳交了一期的保費,已經可槓桿出保障額讓家庭受到保障。

人壽保障通常分為兩大類別:純人壽保障和儲蓄型人壽保障。何文俊表示,純人壽保障的槓桿大得多,例如10萬元的保費會得到80萬元的保障額,相對儲蓄型保險可能就只有40萬元。不過,顧名思義,儲蓄型保險會把部分供款一直滾存生息,保單持有人可於保單完結時取回現金價值,視乎持有年期,可等於或多於全部供款。純人壽保險則沒有此功能。

儲蓄型保險較靈活 可隨人生階段調整

對於人生階段由供養子女過渡至退休的人士來說,儲蓄型保險的彈性有助調整新階段所需的相應保障。何文俊表示,子女長大後,家庭所需的保障可以減少,但父母自己就要為退休打算。既然用不着保單的保障額,保單持有人可選擇提取保單的現金價值作為退休資金。除了可以取消保單一筆過提取現金價值,現時很多的儲蓄型人壽保險也會提供定期定額提取款項的選擇,生效年期視乎提取金額的多寡而定。

[退休綢繆]

金價市況
永豐金融集團
商品買入賣出
倫敦金2378.82379.4
港金2208922096
倫敦銀28.27028.310
鈀金997.01017.0
鉑金930.3938.3
美電7.83277.8332
更新時間:2024-04-19 19:44
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
資料由永豐金融集團提供 【免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