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營商智慧 > 金融科技與營銷

Facebook 和Instagram的內容要不同?

「Facebook是否已過氣無得做?要全轉至Instagram嗎?」不少Marketers都曾向我提問。其實品牌需要更多的曝光率,所以Facebook還是Instagram都應該同步做,甚至推至其他平台。當越來越多平台需要經營,為了觸及多元化的群眾,迎合不同平台上的對象,企業自然希望能製作到不同的內容投放到各平台。顯然很多中小企甚至品牌都面對有限資源,但社交媒體內容需求增加的難處。下列幾個不同階段建議,可以作為社交媒體平台內容的製作策略的框架。

資源緊絀,一個內容多平台發放

在品牌資源非常有限之下,將同一套放到不同的社交媒體平台上並無不妥,至少可以在不同時間和平台上觸及不同的對象。如本地業務,可能只專注Facebook和Instagram。在Twitter等非業務專注的平台,不妨以自動發佈程序代勞,如ifttt.com,雖然機械化的發佈少了人性,但算是踏足於業務非主要的平台上,多一個曝光機會。

為個別平台制作專用內文

因為製作圖像或影像相對使用了較多的資源,所以最佔用資源部分的圖像或影像便統一使用同一套素材,只需因應不同平台的讀者喜好和閱讀習慣而改變配文。如一樣的圖,在Facebook上的配文可以詳盡一點,Instagram上的則精簡為主,並針對較年輕的讀者群加入不同話題(#hashtag)和表情符號。

善用IG Stories等平台獨特功能

延伸之前「同一配圖,不同配文」的做法,利用特定平台上的獨特功能作對應的強化效果。例如在Instagram上可再製作一個長方形圖切割,將之變成限時動態(Story)及加至限時動態精選(Highlight),如此便可盡量應用到各平台的獨特功能,又不會花上太多的額外資源,但事前的規劃還是需要點功夫。再進一城,就是為不同平台製作專屬內容。如Instagram上可將幕後花絮放至Story,Facebook上則放置一個針對相應的平台而製作的圖像特輯。這種做法只需要在製作內容前先做規劃,搜集多一點的素材。這策略是我為不少品牌在香港營運幾個社交媒體平台,最常用上的策略。

為每個平台度身訂造內容

最理想的,是有充足資源為不同平台製作獨有內容,不過還得有清晰的品牌策略,不要為了迎合平台而忘記品牌初衷,品格和訊息。我見有不少巨企,往往有資源去做製作,卻忘了品牌和訊息層面的策略。反而中小企小而精幹,資源想用得企所,會更有策略營運社交媒體平台上的內容。

不要原地踏步,你的品牌在原有的社交媒體平台外,如要拓展多一兩個平台,你會選擇那個?內容營運的方法,又會是那種?

Bernie將在明報財經Facebook直播中分享實踐經驗,現場解答營銷上的奇難雜症,歡迎預先留下問題,切勿錯過!

「5個品牌在社交媒體總會錯的事」

日期:11月27日 (星期五)

時間:16:00 – 16:30 (HKT)

即按以下連結並點擊「接收提醒」,mark實直播!

https://link.mingpao.com/66038.htm

Bernie Wong

Social Stand創辦人

鍾情數碼廣告及內容行銷,自稱社交恐懼又活躍於社交媒體,不愛說話但主持電台節目廿載,廣告營銷課程講師卻鐘情學習新科技新技術,品牌講故佬一枚,日常為品牌做社交媒體內容行銷,在數碼媒體為品牌說故事!

https://social-stand.com

bernie@social-stand.com

(Powered by WAW Cre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