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營商智慧 > 金融科技與營銷

品牌大不一定是優勢

Google和Facebook最近很頭痕,Apple在個人私隱上的舉措,除了令幾家公司吵吵鬧鬧,用戶對個人私隱更著緊也真的迫使幾家大公司也不能夠大就可以夠惡,用戶可以「移民」捨棄你。大笨象如Google,在App Store被迫就範加上私隱營養標籤,也走不再Cookie的方向,對品牌對廣告商是要留意的改變,但也是大勢所趨,不得不隨。

巨大如Google這些公司,當然有財有力可以影響「變」如「不變」,但巨大的優勢而來,可能手手腳腳慢過人。Sridhar花十五年建立Google廣告部門,Vivek則令搜尋和Youtube賺大錢,兩位決定用戶行先,以個人私隱和用戶體驗創立Neeva搜尋成「大笨象」,不時有人挑機,等到挑中要害才醒覺,也許太遲,這點Google應該從自己跟Yahoo!的歷史中很理解。

數碼營銷部門:「幫緊你、幫緊你」

大品牌面對營銷,特別是變化萬千的數碼營銷,不少以為請了個數碼營銷經理,或是創立了數碼部門,就已經夠潮夠到位,沒有更好的支援和全盤發展的策略,單一部門和同事會寸步難行,影响力有限。最怕管理層以為「做咗嘢」,然後「數碼部門」也漸漸迎合老化得慢手慢腳,齊聲和應「幫緊你、幫緊你」這種悲情故事,身邊每天發生。

決定營銷「做細」

我在國際企業打滾過幾年,也做過跨地域的Agency,資源是有的,但就是最怕複雜的溝通和無謂的架構浪費資源,做數碼營銷就是要反應夠快、執行也夠快,所以才跑出來「做細」,有幸這幾年就算一二線的品牌,都看到細Agency的優勢。其實品牌自己也如是,造大以後,複雜的架構和流程,往往是厄殺品牌向前走的原因。例如有個古老的採購要求是價低者得,我跟不少廣告行家都決定不會入標,通常幾年教訓,或會學懂一句「一分錢一分貨」。

後知後覺還是不知不覺

知識改變命運,因為有知識最多令你後知後覺要改變,但沒有知識可以令你死得不知不覺。不少品牌都有做培訓,我也接到不少的查詢,就算沒有資源全公司培訓,也該考慮資助員工學習。更重要,是管理層和老闆的學習。如果一個品牌或企業,管理層或老闆是不願意學習和走向前的,只有兩個方法成功,一是醒覺,要老闆醒覺,這個很難。 二是讓老闆繼續沉睡,睡得甜,不要打攪有Heart員工做事。這不是我嘴賤亂說的話,是打工朋友告訴我的智慧。

Bernie Wong

Social Stand創辦人

鍾情數碼廣告及內容行銷,自稱社交恐懼又活躍於社交媒體,不愛說話但主持電台節目廿載,廣告營銷課程講師卻鍾情學習新科技新技術,品牌講故佬一枚,日常為品牌做社交媒體內容行銷,在數碼媒體為品牌說故事!

https://social-stand.com

bernie@social-stand.com

(Powered by WAW Cre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