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專家觀點>何國良

何國良:資金逐步走向復蘇行業

【明報專訊】剛過的一個星期,市場不能持續上兩周的升勢,出現了回調。雖然調整的幅度並不驚人,但隨著着交易量慢慢從超過1200億的高位回順,在惶恐市場中回升的第一階段應已結束。換句話說,如果讀者們想在市場尋找被過分拋售而變得便宜的高質股票,恐怕在此時就不再容易了——輕舟已過萬重山。大家可能會問:「咁咪弊?咁點算呀?」

物管醫藥科技醫療突圍而出

坦白而言,從指數的角度計算,在反彈6%至7%後,若要指數持續走高,難度是相當高的,不可能單靠同一個消息支撐走勢。因此,在進入指數橫行區時,大家可能就要留心一下市場不同主題或板塊的跳動了。

受疫情的影響,市場在今次雖然亦無可避免地要走一轉高低位。但正如上周的介紹,估值因損失兩個月的現金流比較輕微,因此,大家好像很有默契般,一同去追捧受疫情影響較輕,甚至有利的行業去。結果一眾大家的心水至愛,就在這種無形的默契支持下,節節領先。結果,物管、龍頭內房、個人健康護理用品、醫藥、科技醫療,以至電子商貿,都在這一輪的波動市中突圍而出。有捕捉到這一輪行業升浪的投資者自然喜上眉梢,但若果錯過了,我們又如何在現有市况中入手呢?

最近,筆者觀察到,市場在進入另一階段時,大家的焦點開始從防守漸漸轉為進攻。如上所述,當市場因疫情發展而下調時,大家先採取防守的方法,去利用圍爐取暖的方法去抵抗市場的跌幅。但當市場反彈完成後,這類防守型股票的估值,已經較同期落後的股票有較大的溢價,這樣在沒有更多的因素驅動下,並不可以持續下去。

因此,筆者開始看到有投資者,慢慢將手頭上的資金,轉投於預期可以在未來一段時間,經營環境有機會改變的行業上。你會看到,在上星期的下半段,資金又重新投入航空、機場、餐飲、電影、證券和品牌消費品等行業上,而這個情况在大陸A股市場的動作,較港股更為顯著。投資團隊同仁立時提出觀點,由於疫情對A股市場的影響最大亦最先,所以反彈行情走出疫情陰影亦可以是最大最先。

姑勿論這看法是否站得住腳,但有一點叫全球投資者嘖嘖稱奇的是:A股指數在這疫情影響下,年初至今居然仍能錄得正回報,以科技公司為主的ChiNext指數更上升超過20%。這是意味A股投資者看得更遠,還是他們過於樂觀,仍有待時間來驗證。

不過,就算港股市場因為其理性特點,市場升幅未能完全跟上,但這種行業輪動,資金走向逐步復蘇的行業去,可能亦會在港股中上演。在市場游走的你,可要注意。

沛達投資管理有限公司

[何國良 基金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