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專家觀點>新股巡禮

百度回歸「不逢時」 上市近1月未返水面 撈貨需耐性

【明報專訊】作為中國最大互聯網搜尋器服務供應商,百度(9888)來港作第二上市,股價表現卻未盡如人意,掛牌初期連跌6個交易日,期間最低曾見200.4元,較招股價252元累跌兩成,至今仍「未返家鄉」。雖則百度於內地互聯網搜尋、甚至在人工智能(下文簡稱AI)、自動駕駛等行業範疇有穩固的領先地位,但遠景可觀,近憂亦不少,要令股價重拾上升動力,看來還需要一點耐性。

撰文:盧嘉偉

不少股民用「生不逢時」來形容百度來港作第二上市一事。事緣百度來港掛牌不久,美國證監便要求外國公司遵守美國審計標準,否則或被要求從美國退市。消息令百度當日即跌近一成,隨後市場對中概股仍有戒心,股價反彈乏力。憑藉互聯網搜尋器服務起家的百度,近年早已把業務拓展至不同範疇,大體可歸納為移動生態(互聯網搜索、廣告業務等)、智能雲服務、智能駕駛及「其他增長業務」(包括昆侖芯片、百度健康等),以上統稱為集團的「核心業務」;另外,亦有經營製作各類型娛樂視頻內容的「愛奇藝」。

除了「重中之重」的互聯網業務,百度近年最為人所憧憬的,首推其智能駕駛Apollo。據其招股文件介紹,截至去年底,Apollo已累計測試430萬英里,持有199張中國自動駕駛牌照,而國內第二名的只有約20張牌照,市場領先地位顯著。且百度亦已着手準備日後商業生產的佈局,包括與10家汽車製造商簽署戰略協議,將百度地圖及Apollo自動駕駛系應用於各合作伙伴的乘用車。今年3月,百度便與吉利(0175)母公司成立合資企業「集度汽車」,百度持股55%、吉利控股持股45%,計劃用3年時間實現量產,為未來商業化帶來具體的時間表,及最重要的新增收入來源憧憬。

美有除牌風險 內地有「反壟斷」

百度於AI的研發不遺餘力,甚至自行研發AI芯片「昆侖」,以AI技術應用於集團各項業務當中,如互聯網搜尋、智能雲、「小度」智能設備等。其AI開發平台截至去年底已被超過265萬開發者使用,屬國內目前最大的AI開發社區,替日後各應用服務研發奠定良好基礎。

AI業務可能予人「遠水難救近火」之感,始終按去年收入分佈,百度的主要收入來源,仍依靠「老本行」的互聯網搜尋及其廣告收益。去年百度於「在線營銷收入」有663億元(人民幣、下同),佔總收入近62%,至於包括智能駕駛的「其他」業務總收入,僅為32億元,佔總收入3%(見附表)。

而目前百度本身經營環境面對不少挑戰。政策監管上,包括上文提及的美國「除牌」風險仍未能消除;回到老家,則要面對近月內地掀起的互聯網業「反壟斷」行動所帶來的潛在巨額罰款,又或是業務重整等憂慮。日常營運方面,相較阿里(9988)、騰訊(0700)等巨頭,百度對廣告業務更為依賴,換句話說,業內廣告市場競爭愈趨劇烈,對百度影響將更明顯。

搜尋業務以外面對激烈競爭

事實上,儘管內地監管機構相當關注互聯網業的壟斷問題,但其實各互聯網巨頭之間的競爭卻是相當激烈。就以百度旗下各項業務為例,除了「看家本領」的互聯網搜尋業務以72.7%的市佔率傲視群雄外(按去年收入計第二名市佔率僅7.9%、資料來源:灼識諮詢),其餘主要業務都要面對強大的競爭者。如雲業務有內地「一哥」阿里巴巴;互聯網信息、生態圈亦有騰訊、甚至乎智能設備也要和小米(1810)硬拚;當然不得不提旗下愛奇藝,近年都要面對字節跳動、又或是嗶哩嗶哩(9626)的強大競爭,且百度在上述業務中,未見有特別的競爭優勢。若從技術分析角度看,參考上市時間較長的美國股價走勢,自2月底創出歷史高位後,股價隨一眾科網股回落,自3月初保力加通道呈下跌,股價目前接近中軸下方徘徊,未見升勢重現,預料短期股價走勢仍呈偏軟格局。

[新股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