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專家觀點>羅仕揚

【羅仕揚專欄】分離從來不易

    分離從來不易,這個妳我早已知。離開一個人難,離開居住多年的地方,更難。

    這一年,移民成為了熱門詞。中產社交圈內,是否走、如何走、何時走,是三大經常討論的議題。雖然,身邊真的有實際行動的人未算很多,但同事們、行家們,似乎都不抗拒收集更多有關移民的資訊。作背景分析也好,作未雨綢繆亦好,總之,離心越來越大,這點是不容置疑的。

    過去一星期,有幾條與樓市相關的新聞,看似互相矛盾,但偏偏卻存在於同一時空內。黃竹坑站上蓋的新盤開售,標榜是30年來首個港島港鐵站上蓋新盤,實呎接近3萬元,一房單位入場貴高達1,100萬,依然引來大批準業主到場排隊入表。另一邊廂,Bloomberg數據預計,今年將有萬六個家庭利用BNO移民至英國,預期這群人若賣樓套現出走,賣樓規模達1,500億。還有最新的一條,有外電指有內房發展商覺得港樓仍然低水,於是南下買地,將來起樓再賣給深圳人,原文更指深圳或長遠視香港為「後花園」。此時此刻,有人賣樓出走,有人無懼高價入市,更有南下資金覺得港樓太平「抵買」。平行時空的荒謬,莫過於此。

    計劃移民的人多了,這是不爭事實;但是否足以構成移民「潮」,現時來看言之尚早。Bloomberg的數字也引證這一點,萬六個家庭會走,就當出走的全是4人家庭,總數也不足7萬人,以人口比例來就只算是小數目。賣樓賣了1,500億,亦是合理到不能再合理的數字,能夠讓4人家庭夠住的,少說也要兩房,香港正常兩房樓盤價格,就算非市區,七八百萬只是基本,若是市區樓甚至更高。計一計數,七八百萬樓、萬六個家庭要賣,剛好是千多億,若當中有兩三成本身是居於三房,1,500億絕對不誇張。表面看,這雖然不是一個大數字,但重點似乎卻非人數、金額,而是走的人的質素。

    走資從來不是當權者的考慮,畢竟有錢人愛出走,在未有社會事件前,又或其他外部及內部因素出現前,已經不算是新奇事。事實上,這批具財力的人要走,總有一萬種渠道,想阻止也阻止不了,而且除非鎖港,有錢人總走得到,因此他們也不急於走,更不介意買黃金地段的貴價樓博港樓再升值,實行以財富產生更多財富。還有一點,很多有錢人一早已有其他國籍,他們壓根就不是移民,最多只是換個生活地方,甚至可稱之為「回家」。總之,錢是移民的籌碼,你有幾千萬、過得到移民門檻的,隨便走,只是「以前」不易過。一切增加港人出去決心的契機,在於英國向BNO持有者提供一條新出路,讓只有幾百萬資產的人,也跨得過出走的門檻,獲得到別的地方展開新生活的機會。

    幾百萬就能走是一個甚麼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不少35歲以上、有一兩個小朋友的小家庭,有層未供完的樓,就已經符合資格。97年後出生的最年輕一代,沒有BNO當然走不了;30歲以下的,就算能力多強,也未必夠時間儲到幾百萬作出走彈藥;至於50歲以上的,除非累積太多不滿,又或計劃到外地退休,否則早已對人生感到麻木的,也不會輕言出走。只有35歲至45歲的一群,為了擁有暢所欲言的天地,為了令子女在更廣闊的空間成長,出走意欲特別強。這群人,人數雖然未算很多,但呼應上文所說,他們的質素,卻可能是勞動人口中最高。

    此話何解?35歲至45歲的在職人士,他們擁有10年以上的工作經驗,是各行各業的主力,太年輕的經驗不足,太年長的魄力有限,壯年是經驗與魄力的完美平衡。他們也累積了一定的財富,雖非大富大貴,但不少已有物業在手,在過去十年通過樓價攀升下,手持的資產亦跟隨升值,讓他們擁有在新出路下移居外地的能力。正因為他們是各行業的主力,可說是推動著各行業齒輪前進的中樞,不是單靠輸入內地專才就能補位,政權對這群人的離開,阻撓亦特別大,像禁止以BNO申請移民的人提早取回MPF供款等限制措施,這在以前是難以想像的。沒有這群人,當然不會嚴重到癱瘓各行業,但中至高程度的衝擊,卻肯定是有的,而且很難在短時間內修補。

    「一年走7萬,咪由佢走囉!佢哋寧願去外國做二等公民,點解要阻佢哋?」對,很多想移民的人,面對的最大難題就是錢,由於未必能享有當地福利,收入變得格外重要;但以上文所說的行業主力為例,就算要他們人工打七折,相信要在其他國家找工作亦不容易,這就是取捨-----就算願意做港豬、麻木地過下半世,子女將來又怎樣?做一個只懂歌頌不敢批評的人?就算撇開政治,只說經濟,香港有甚麼行業仍然處於上升周期?過去十年有甚麼行業的人手是持續擴充?大概只有警察及外賣員吧。常常說年青人要擁抱大灣區機遇,就算他們願意張開雙臂去擁抱,大灣區又提供了甚麼確切的機遇?一份月薪一萬的工作?一份要以「996」模式,即朝9晚9做足6天的工作?

    走與不走,從來都是個人選擇,但有很多人已經意識到,就算現在不走,將來也總要走,現時只是為了賺錢儲更多彈藥,等儲夠再走;就算自己因工作家庭等原因走不了,子女也總得送走。回歸最根本的問題,究竟為甚麼要走?奧斯卡剛結束,不知你們有沒有看過代表香港角逐最佳外語片的《少年的你》?這部以校園欺凌為主線的電影,劇情一氣呵成,但到了片尾,卻硬要加插一段說各部委已經做了ABC工作,強國是沒有校園欺凌的官方論述。當一個國家,連通過電影諷刺與政權無關的時弊,也要麻醉太平、粉飾一番,你想繼續留在這地方嗎?

羅仕揚

其他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