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專家觀點>羅仕揚

【羅仕揚專欄】飛砂風中轉

    塵埃落定?抑或是打開了潘多拉盒子?誰知道呢?

    自去年11月螞蟻上市觸礁後,馬雲的阿里系,一直是內地監管部門的重點「招呼」對象。平台經濟、網絡金融、社區團購、反壟斷行為等,阿里(9988)有苦自己知。多隻新經濟股在今年首季連環破頂,阿里斯人獨憔悴。經過逾一季的潛龍勿用,阿里終於等到黨的發落,發落主要分兩部分,一是就壟斷行為繳交逾180億人民幣的天價罰款,二是螞蟻集團要整改為金融控股公司。市場壞消息當好消息炒,憧憬針對阿里的監管陰霾暫告一段落,阿里被重罰後,股價竟然反高潮急升,高位一度重上240元。

    「犯法就是犯法」,總有人覺得阿里被重罰不是被針對,而是由於確實犯了法。如果套用外交部發言人的獨特演說模式來演繹,就是「執法只是維護法律權威,企業的違法把戲註定不會得逞」,因此面對天價罰單,阿里也好心甘情願地接受。然而,「二選一」的違規行為,真的只有阿里犯嗎?事態發展似曾相識,情況就如海關清算阿布泰一樣。犯法當然是不對的,但違法行為明明比比皆是,但處理卻非一視同仁。就算多少傳媒報道其他零售商同樣違規,卻偏偏只向你執法,其他則選擇放慢手腳慢慢來,豈能說服別人這種執法是沒有動機及沒有選擇性?

    剛繳交罰款的阿里,看到市監局等向其他科企舉行指導會的消息,荷包出血後,更可能氣得再吐血。阿里的最大對手京東(9618)、拼多多,以及美團(3690)和百度(9888)等,都是指導會的座上客。指導會的內容很簡單:二選一是違法行為,給大家一個月時間整改,期限過後繼續犯,必定從嚴處罰。阿里心裡或不禁納罕:我們不是因為「二選一」才被罰過百億?為甚麼別人可以有一個月時間整改期,我卻要即捕即解?用回阿布泰的例子,其他零售商風聞消息,當然立馬去看看自己的產品有沒有違規,歎慢板的海關就算及後來執法,也因爭取到時間而未必再找到違規證據,最終中招的,只有旗幟鮮明的阿布泰。截然不同的待遇,這若不算針對,又算甚麼呢?

    當然,在國家機器面前,阿里其實沒有說不的餘地,還要謝主隆恩、感激流涕地上繳罰金,感謝黨能放自己一馬。反壟斷調查算是告一段落,螞蟻的整改方案亦已公布,但歌舞昇平是否指日可待?《TENET》有句金句:“What's happened, happened.”,重罰和整改後,已經沒有回頭路可走,阿里亦難以變回以前懂得生金蛋般的阿里。

    大膽推斷一下,180億多人民幣是一個定得頗巧妙的罰額,金額不會大到對阿里構成嚴重財政打擊,但亦不算是個小數目,而且前所未見;然而阿里在沒有選擇下,只能毫不反駁地乖乖上繳 (或許反駁過而外人不知,但總算是取得共識的結果),當權者或許會想,將來缺錢時,罰多幾次也不成問題吧,再找多幾間科企去罰吧,反正它們拒絕不了。像阿里一間規模如此大的企業,若果有人存心捉錯,總能在若干部門找到一兩件違規的事。類似的罰款若未來再出現,大家不用驚訝,甚至會習慣,成為阿里的經常性開支,就像奧巴馬時期的美國銀行、每年總要繳幾個B罰款一樣。

    螞蟻去年準備上市前,阿里股價曾高見300元以上,或許有不少手持阿里蟹貨的股民,期待螞蟻完成整改後,可以重上高峰;然而殘酷的現實是,螞蟻當時上市的高估值,建基於它是一隻科技股,但螞蟻整改成一間金融控股公司後,將會變成一隻金融股。科技股及金融股的估值,從來相差十萬八千里,君不見內銀股、內險股的股價,多年來一直只能維持螞蟻式的前行?屆時螞蟻變成「真.螞蟻」,估值隨時少一半,這意味著高集資額將不復再,最受傷的,當然是希望套現吸水的馬雲。

    別怕,馬雲!You will never walk alone,就企業整改來說,今次算來得比反壟斷調查公正,最起碼是一視同仁,看看你的對手京東,分拆京東數科上市一樣要被撤回,就知道在中央眼中:「科技金融統一要管」。雖然當局大打開口牌,表明在中央眼中,支持平台經濟發展的態度不變,只是要「規範扶正」、「清理淨化」;不過不明朗因素在於,在解決「二選一」壟斷行為後,類似的整改規範,又會落在哪個範疇?又是否有路可捉?

    中央針對科企的規範整改,從來只有他自己才知道的套路,甚麼時候去收緊甚麼,科企只能隨風飄搖。像那一年突然針對騰訊(0700)的王牌手遊《王者榮耀》,毫無先兆下要求實名註冊、打機限時;又像去年年底突然針對社區團購,狠批大型科企與菜販爭生意,令計劃主攻該市場的美團等,數百億投資回本無門。打機要管、電商要管、叫外賣要管、上網買餸也要管,究竟未來還有多少看不順眼的東西要管?規範前又會否作諮詢?科企又有否能反映意見的渠道?以上這些問題的答案,你懂的。

    「人在風暴中,無奈的打轉」,要做生意、要賺錢,飛砂風中轉,真諦是要留一口氣,否則連命也沒有了,還說甚麼違規不違規?當然,祖國市場夠大,你不做的生意,還有千千萬萬間想做的科技公司等著上位,這就是黨的Bargaining Power。或許,科企在層出不窮的監管新規下,只能如港人面對完善選舉制度的命運一樣,「你大晒,你話點就點啦!」。

羅仕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