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專家觀點>潘迪藍

潘迪藍:貿戰升級 台灣難獨善其身

【明報專訊】儘管台灣絕大部分的出口貿易,仍然是將零件運到中國大陸進行組裝,然後再出口,但為了應對中美貿易戰,台灣廠商將部分生產工作遷回台灣,已經令台灣對美國的出口今年上半年增至220.4億美元,按年增長17.4%,佔台灣出口比重升至13.9%,乃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這個趨勢令到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在8月中將台灣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測上調至2.46%,不但比5月份預測的2.19%高出0.27%,甚至還是亞洲四小龍之冠。然而,供應鏈轉移不太可能足以推動台灣經濟增長持續加快。這主要是因為,台灣面臨著可以容納多少新產能的嚴重限制。這些問題在當地被統稱為「5缺」:缺水、缺電、缺地、缺才(高技術勞工)、缺工(低技術勞工)。

本土擴產能 缺水缺電缺人缺地

其中,勞動力的短缺最為明顯。台灣人口約2359.26萬(2019年7月底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數據),只是中國製造業大省廣東常住人口1.1346億(2018年底數據)的兩成多一點。而且,很多高技術的工程師早已回到內地工作,以賺取較高的工資。那些留下來的工程師,亦很可能會只會受聘於少數大公司。

由於出生率低及大學入學率高,台灣亦沒有很多工人有興趣從事低技能的工作。因此,台灣從東南亞輸入70.96萬名外籍勞工來補充勞動力(2019年7月底數據,包括製造業外勞45.16萬、社福業外勞25.81萬),同時又要努力確保當地工人的利益不會受損。

電力供應又是另一個問題。台灣政府計劃,在2025年將所有核電廠退役,主要用離岸風力發電來取代核電。

但在2017年發生一次大停電之後,台灣的製造商都質疑,台灣是否能夠在不使用核能發電的情况下,維持足夠的電力供應。

此外,由於降雨量以及儲水設施不足,台灣在過去20年已曾數度出現用水短缺。

台灣股市對加關稅反應負面

根據負責吸引台商回流投資的台灣經濟部投資業務處截至今年9月5日公布的數據,「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在未來3年估計將會創造大約50,609個新的製造業崗位(129家企業通過審核,總投資額約5767億元新台幣,已超過今年原定目標5000億元新台幣)。但這與台灣1196.77萬的勞動力(2019年7月底台灣行政院主計總處數據)相比,仍是微不足道。

更廣泛地說,如果中美貿易戰繼續升級,台灣不太可能獨善其身,成為淨贏家。

股票投資者看來也認同,台灣和內地的企業都會因為中美貿易戰而有所損失,因為兩岸股市對於美國提高內地生產貨品關稅的反應都相似。

這個觀點基本上是正確的。雖然台灣可能會因為一些新投資而受惠,但如果中國大陸的經濟放緩,以兩岸在經濟上的緊密關係來說,台灣很難不受影響。

多美國客戶 兼在內地設廠

由於大多數主要客戶都是美國企業,大部分生產工序又在中國大陸進行,台資廠商的地位先天性上就是不穩定的(在2016年中國大陸對美國出口的前20大企業中,就有15家是台商企業)。若中國大陸和美國任何一方政府對另一方的行為過激,台資廠商都會受到影響。

華為與台灣供應商之間的關係,就顯示了台灣處於中美貿易戰的夾縫。一方面,華為是台灣零組件的主要買家,特別是它現在正受到美國出口管制的困擾。另一方面,華為亦是台灣晶片設計公司和零件生產商的潛在競爭對手。暫時來說,台灣廠商看來是從內地的需求受惠較多。

近幾個月,台資企業一直熱衷於向華為銷售零組件。儘管華為受到美國政府制裁,但台灣政府並沒有阻攔台資企業與它進行貿易。雖然蘋果公司(Apple)也是很多台資零件企業的大客戶,但它的智能手機銷量近年一直下跌。反觀華為卻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的智能手機供應商,其銷量一直在上升。為華為生產先進的麒麟處理器的台積電(TSMC),已經詳細地研究過美國法例,並宣稱它可以繼續為華為代工生產處理器。

過去台灣過分依賴手機業務

這種關係亦是台灣愈來愈容易受到中國大陸影響的原因之一。過去十年,台灣從智能手機熱潮中獲益匪淺,台資代工生產商與蘋果公司建立了密切的關係。但分析員預測,iPhone今年的銷量將會下跌大約15%,而整個智能手機市場亦正在萎縮。

目前,還沒有新的電子產品可以「接棒」,在未來十年內銷售數十億部那麼多。智能手機市場愈來愈成熟,意味着其銷量增長將會放緩,以及日益商品化。

中國大陸在智能手機中所佔的附加值份額,已不再只限於負責組裝工作的勞動力。內地企業亦正在生產愈來愈多應用於智能手機的零組件,包括顯示屏及半導體等高價產品,以及聲學和機械部件等複雜程度較低的零組件。

台灣在建立品牌方面也不是非常成功。中國大陸最大的個人電腦生產商聯想就正在超越宏碁等台灣競爭對手,而中國大陸的智能手機品牌現時更佔有相當可觀的全球市場份額。

中國大陸在消費者互聯網企業和數碼技術方面的地位,亦遠比台灣強得多。現時,台灣對內地只保留了一項重要的技術優勢──高端半導體製造業,估計中國大陸在未來5年內能夠追上的機會很低。

但即使中國大陸現時失去了一些勞動密集型的製造業,隨着時間過去,它亦有可能逐漸削弱台灣的其他技術優勢。

(系列之二)

GaveKal Dragonomics資深經濟師

[潘迪藍 國際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