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monday
指數/外匯
明報APP

專家觀點>企業地球村

自動化發展慢 美港口卸貨大擠塞 白宮「港口沙皇」:基礎設施停留祖父年代

【明報專訊】美國供應鏈近期陷入危機,貨櫃船在美國主要港口大排長龍等候卸貨的情景,竟成了遊客的打卡景點。喬治亞州薩凡納(Savannah)的旅遊業界人士表示,擠塞的美國第四大港口薩凡納,吸引更多遊客到當地觀看貨櫃船進出的場面。美國主要港口的空前大擠塞,到底是什麼原因所致?業界分析認為,大量貨櫃船在港口等待卸貨,部分由於新冠疫情緩和後消費需求急增,零售商面對供應鏈緊張而恐慌性追加訂單,也令進口的貨櫃數量上升,但作為全球貿易進口額最高的國家,美國的港口仍頗為依賴人工作業卸貨,追不上目前的機械自動化潮流。拜登政府的「港口沙皇」、白宮供應鏈專案組的港口特使波卡里(John Porcari)表示,全球供應鏈即使在新冠疫情爆發前已脆弱不堪,而「我們仍在用祖父年代的基礎設施處理物流」。

資料來源:Politico、商業內幕、紐約郵報、彭博社、路透社

美國是全球最大進口國,但為美國處理約四成進口貨櫃的加州洛杉磯港和長灘港,效率比很多發展中國家的港口還要低。根據世界銀行和IHS Markit編制的貨櫃港口績效指數(Container Port Performance Index),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分別排名328及333。這指數統計了全球351個港口的排名,按每次貨船停靠港口的總時數(即貨船到達港口至完成卸貨離開泊位的時間)等資料,定出排名先後。排名第一的是日本橫濱,香港排第7。在港口速度和效率方面,沒有一個美國港口打入前50名。

績效指數 前50名沒美港口

當貨船等候卸貨的時間愈長,美國商店的缺貨問題就愈為嚴重。當貨品愈短缺,其價格漲幅愈大,對消費者的影響也愈大。面對聖誕節的購物旺季臨近,美國總統拜登於本月13日宣布,洛杉磯港和長灘港實施每周7天、每天24小時全天候運作,但物流瓶頸仍未見紓緩。根據南加州海上交易所(Marine Exchange of Southern California)的數據,截至上周三(20日),洛杉磯港及長灘港等所在的聖佩德羅灣(San Pedro Bay),仍有超過70艘貨櫃船在等候卸貨。

全球很多港口已是每天24小時運作。美國航運業顧問門羅(Jon Monroe)說,中國的港口碼頭通常全天候運作,許多流程都由機械自動化進行,罕有人力問題。至於洛杉磯港和長灘港,由於夜間和周末的工人成本高昂,以往的工作天最多運作16小時。南加州港口的貨櫃裝卸工人年薪在10萬美元以上,另獲醫療保險及退休金,是薪酬最高的藍領工種之一。不過全面自動化,意味部分藍領工人將失去高薪職位,令機械自動化問題在美國社會引起巨大爭議。北美最大的海上運輸工會——國際碼頭工人協會(International Longshoremen's Association)與港口營運商簽訂的合約,限制港口的一些設施自動化,以免犧牲工人的飯碗,合約有效期至2024年9月。代表美國西海岸工人的國際碼頭和倉庫工會(International Longshore and Warehouse Union)主席亞當斯(Willie Adams)表示,不會容忍自動化貨櫃裝卸設備。

被共和黨批評在物流危機期間請育兒假的運輸部長布蒂吉格(Pete Buttigieg)稱,功能失調的港口,是美國需要通過基礎設施法案的原因之一。不過紐約前副州長麥考伊(Betsy McCaughey)指出,拜登的重建美好計劃(Build Back Better Plan),有170億美元的港口開支主要用於減排、維修及清理水道淤塞,並非用於裝卸設備自動化。

工會與港口簽約 限制自動化

目前的港口設施,已追不上網購興起帶來的需求增長。長灘港執行董事科爾德羅(Mario Cordero)表示,今年1至9月,長灘港處理的20呎標準貨櫃數量增長24%,他將這升幅部分歸因於電商訂單激增。消費者需求上升加劇了物流混亂。科爾德羅稱,只有40%貨櫃船依時抵達長灘港,這導致卸貨,以及透過貨車將貨物運往目的地的時間進一步推遲。他警告當地港口的物流瓶頸將延至今年底,呼籲消費者盡早購買聖誕節禮物。

[企業地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