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隱世小島藏秘道 生態寶庫一睹活化石

文章日期:2019年07月19日

【明報專訊】金門旅遊,大部分人都將目標對準戰役遺蹟或閩南古厝。其實,這兒還有一個在潮退才出現的隱藏景點——建功嶼,平常與本島隔海相望,但當水位下降,便會形成一條連接兩島的步道。沿道行走,不但可欣賞綺麗多彩的潮間生態、金門人的養蚵石林,小島上還有一座鄭成功紀念石像,賞景之餘又富有歷史韻味,令人流連忘返。

建功嶼位於金門西北部,又名董嶼、珠嶼或鰲嶼,面積約500平方米。由於橫於「金門母親河」的浯江溪出海口,獨特地形被譽為「一嶼堅守如砥柱中流」,「建功砥柱」因此得名。此外,連接金門本島及建功嶼之間是一片鹹淡水交匯的潮間帶,孕育了不少豐富生態,加上潮汐運動,潮漲時,建功嶼看上去只是平平無奇的小島;潮退時,浪花消卻,通往島嶼的石板步道即會出現,供人徒步通過,儼如「摩西分紅海」般,教人嘖嘖稱奇。

泥灘富養分 招潮蟹彈塗魚聚居

在通往建功嶼的石板步道上走着,猶如踏入一個生態寶庫。導遊陳志發表示,由於受到建功嶼的阻擋,隨浯江溪而下的泥砂漸漸在潮間帶囤積,也令這兒的泥灘擁有充足的養分,外加水位起起落落,持續出現濕潤及乾燥兩種極端的環境,也促進了這兒生態圈的多樣性,比如「活化石」鱟、紅招潮蟹及彈塗魚等,偶爾會看到牠們的蹤影,教人大開眼界。

除了觀賞生態,石板步道上還可看到一排排的牡蠣石柱。陳志發指出,金門土地貧瘠,難以務農,自古人民便靠海生活,以養殖海蚵為生。「金門人養殖牡蠣已有300、400年的歷史,而浯江溪口為紅樹林沼澤區,潮起潮落,加上泥地肥沃,成為了他們養殖牡蠣的理想區域。」他又指着海蚵石林說,這些石柱又名「蚵株石」或「蠔嘟」。在金門地區,傳統採用「石條式」養蚵法,原理是將長約1米、寬約20至30厘米及厚約5厘米的石條,插在沙泥地中, 然後在石條底部植入蚵石,當立夏來臨,蚵苗便會附在石條上成長,大約養殖4個月左右,即可陸續採收。

「雖然養蚵業沒過往蓬勃,不過金門居民以蚵為生,辛勤的採蚵身影,仍觸動了來金門旅行的芬蘭藝術家馬可‧卡薩格蘭(Marco Casagrande)。」隨即,陳志發指着石板步道的裝置藝術「牡蠣人」說:「作品由4個6米高的鋼製人形裝置組成,創作人是希望透過個人視角,表達欣賞金門人與海洋的美好共生關係。此外,創作人還將3米的潮差計算在內,當潮漲海水掩蓋裝置底部時,讓人看上去像採蚵人在水中工作般模樣;潮退時採蚵人則像帶領旅客一同前往建功嶼般,不同時間欣賞作品,也有不同感受,設計別致。」

石像碉堡 見證明末近代史

經過石板步道,很快便來到充滿軍事色彩的建功嶼。金門鄰近廈門,位於台灣海峽西部,因地理因素,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陳志發表示,在南明隆武元年,武將鄭成功便以金門為據點,展開北伐南京、東征台灣的事業,所以鄭成功的故鄉福建南安市便特別打造了一座高約9米的鄭成功石像予金門,以紀念延平郡王的功績。鄭成功石像安放在建功嶼上,面朝福建南安市方向,亦寓意鄭成功對廈門金門兩岸擁有深厚情感。

另外,在國共戰爭時期,建功嶼因靠近浯江溪出海口,屬重要據點,所以被設計成哨兵要塞,防禦共軍突襲之用。不過,後來隨着國共停火,島上的5座碉堡也相繼凋零,遊人亦可進內參觀廚房、浴廁、電台室、政戰室及營舍等遺蹟,感受一下當年緊張的軍事氣息。

金城鎮建功嶼

地址:金門縣金城鎮建功嶼

網址:kinmen.travel/zh-tw

註:出發前必須於官網查詢精確的乾潮時間,因潮汐運動時間每天也略有不同,弄錯時間很易「摸門釘」或「有入無出」

◆水產試驗所 認識水生動物

想深入了解金門的海洋生態,距離建功嶼約10分鐘車程的金門水產試驗所是不二之選。文化館主要以瀕危動物鱟為主題,亦是全台灣唯一能深入了解鱟生態的博物館,大家可在這兒得到保育鱟的相關知識、一口氣看到不同年齡的活體鱟、成年鱟成雙成對的模樣,以及了解鱟的經濟價值及科學意義。 除了鱟,館內還可看到許多珍貴水生動物,如文昌魚、大鱗梅氏鯿及彈塗魚等,教人大開眼界。

金門水產試驗所

地址:893金門縣金城鎮西海路2號

網址:kfri.kinmen.gov.tw

● 旅遊錦囊

簽證:特區護照或BNO可網上辦理免費入台證

匯率:1港元約兌3.9新台幣;1港元約兌0.88人民幣

交通:廈門航空香港飛廈門(來回連稅項及附加費由979港元起),之後轉乘元翔快線(單程總車費84人民幣,約95港元),抵達五通碼頭站後,乘廈金航線至金門水頭碼頭(單程129人民幣,約147港元)

協力:金門縣政府觀光處、台灣觀光局

文: Echo Cheung

編輯/王翠麗

美術/謝偉豪

電郵/travel@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旅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