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煲仔飯完美絕「焦」

文章日期:2018年12月11日

【明報專訊】清朝文學家兼美食家袁枚說:「粥飯本也,餘菜末也。」

餸料再美味,缺乏香噴噴的米飯,佳餚頓時失色。不少人以為煲仔飯惹味之處在於臘味和豉油,但其實米才是撐起整煲飯的靈魂。要將米飯煲得粒粒爽身分明,又有香脆不燶的飯焦,不是單靠好米就成事。兩位累積多年煮煲仔飯經驗的大廚,各有心目中的煲仔飯代表作。

撲鼻飯香 遊客市民都捧場

在霓虹燈高掛的街頭,坐摺櫈吃單柄瓦煲煲仔飯,是遊客眼中的地道風味。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香港百業興旺,小販檔乘時而起,尤以廟街一帶特別熱鬧,魚蛋、串燒、炒蜆應有盡有。那些年,沒有地鐵,沒有海底隧道,佐敦道碼頭便擔當着非常重要的交通樞紐角色,不少工人下班到碼頭搭船,總會路經廟街,煲仔飯檔也就應運而生。「以前推車仔在街邊煲,賣臘味、排骨、肉片這幾款,後來不准擺街,唯有租舖。」廟街其中一間煲仔飯始祖興記老闆娘陳女士說。七八十年代,政府逐步收緊小販擺賣政策,推行登記和劃位制,不少小販只好遷入舖位。興記於一九八二年起入舖,現時在廟街經營六個舖位。

地道風味招攬不少遊客,使廟街的煲仔飯店在平日晚上都大排長龍。但稱得上平民美食又豈止幾家?新界西代表就有江湖小棧。老闆練志強做廚房出身,曾於屯門賣豆腐花,天氣轉涼時就興起賣煲仔飯的念頭。「那時想增加生意,但舖頭地方小,做不了火鍋、雞煲,所以就想到煲仔飯。」為了容納更多客人,他三年前在荃灣小街開了江湖小棧,全年供應煲仔飯,客人可任選餸料及醬汁。訪問當天是周一,小店晚上六時準時開門,不到十五分鐘,已經坐滿客人。

兩爐輪煮 靚飯「吃飽水」

老闆煮煲仔飯屬無師自通,他堅持用泰國舊米,原因是夠爽身;而且,米一定要「吃飽水」。「浸多久要自行判斷,視乎你用的米的受水程度。浸得太長,飯粒易斷,看到米『吃飽水』便可。」所謂的「吃飽水」,就真是要靠肉眼經驗判斷。

煲飯時,他兼用卡式石油氣爐和電燒烤爐,以十五分鐘的高效率煮好一鍋。下米前,他先在鍋內塗一層豬油,以防米飯黏底,也便於稍後能夠刮出飯焦。然後用卡式石油氣爐開大火煮滾米飯,待收乾水後便可放入材料,以秒速把砂鍋轉至恒溫的電燒烤爐上繼續煮。「電爐火力不夠用來煲飯,但容易控制溫度,出來的飯焦會更完美。」煲仔飯沒有高深的烹調技巧,但煮出來的米飯是爽身還是過腍,飯焦香脆還是燒燶,全反映廚師的觀察力和經驗。「要看準收水的時間,然後立刻放餸料並轉爐。」不過這也要視乎餸料的水分而定。「雞、排骨及魚都是多水的,一定要等飯完全收水後才放,否則上面的飯會『爛身』;臘味較乾,只出油,可以趁未收水前放在米上。」說時遲那時快,攝影師未來得及拍攝,他已經敏捷地把臘味滑雞、蒜蓉排骨及牛肉分別放進三個鍋內,蓋好鍋蓋,幾秒之間,就已經轉到電燒烤爐上繼續烹煮。

自製甘香豬油 飯焦最佳拍檔

要做一煲香噴噴的煲仔飯,除了米要靚,飯夠香,其他配料亦不可忽略,江湖小棧有一道讓飯香再度昇華的秘密武器,就是自家煉製的豬油。老闆每隔幾天到街市買豬板油,又稱大油,即夾在豬腩及內臟中間的脂肪。每次他會買十五斤豬板油用來煉製豬油。練志強說煉豬油不難,反而事前的清潔工夫更麻煩。「街市的豬油有許多雜質,例如碎骨、豬毛,甚至煙頭都有,所以一定要洗淨及汆水。」近年人人提倡健康飲食,少油少糖已成趨勢,不少人聽到肥膩的豬油「耍手擰頭」,可是以肉類脂肪煉成的油天然甘香,配上爽脆飯焦堪稱一絕。為吃一口甘香美味的煲仔飯,似乎也得暫時放下健康戒條!

■江湖小棧

地址:荃灣鱟地坊30號寶成大廈1號地舖

文:黃嘉希

統籌:陳詠詩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飲食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