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語言﹕魔術融入創意美學 以表演打破隔閡

文章日期:2019年05月22日

【明報專訊】魔術師資歷逾30年的Stefan Leyshon來自法國,但他與產於法國的香檳,其實只算是半個同鄉。他以魔術為終身志業,與法籍母親英籍父親的家庭背景大有關係。Stefan Leyshon生於英國,5歲時隨家人移居法國,「當時我不懂法語,外公則不懂英語,但他有一個魔法盒,他會向我表演魔術,讓我自小發現這是跨越語言、年齡、文化的溝通橋樑」。

Stefan Leyshon第一次表演魔術,只有11歲,3年後他成為法國魔術家協會最年輕的魔術師。大學的數學學位課程沒有完成,不夠廿歲的他已在電視節目亮相,以喜劇風格闖出名堂。近10年來,他專注為時裝、汽車、酒店等行業設計魔術表演,足迹遍佈英美及亞洲地區。能逗樂各地觀眾,他強調是因為魔術無分國界,「如果你願意相信魔術師、跟隨魔術師的步伐,你會又驚又喜。區區一個小時,便能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閡」。

這名多產的魔術師,有自己的表演原則,「我從不重複表演同樣的戲法」。像這次以香檳為表演主題,他構思了全新戲法,融入自己的創意和美學,「化學、力學、數學固然是構成魔術的核心技巧,但我認為這只佔整套魔術的5%。重中之重是設計概念,在構思魔術時我會繪畫、寫東西。例如我曾為Louis Vuitton設計過一個讓女孩飄浮起來的魔術,當時我思考的,是品牌有何特色,怎樣的表演看起來會更有美感、更流暢。」他亦擅於配合編舞者、舞蹈員、造型師、樂手,構思魔術,「一些魔術師專門於電子、遙控、磁鐵等技巧,我的專門,則是設計一整套的魔術體驗吧!」

文:宋霖鈴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