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00年 反思今日香港 學生藝創與五四對話

文章日期:2019年05月03日

【明報專訊】今年DSE歷史科其中一條考題問及五四與香港,有教師估計會考起學生,又估可能有連結刻下中美關係一同思考的用心。明日是五四運動百周年紀念日,孫中山紀念館現正舉行展覽,合辦的北京魯迅博物館於開幕禮則從五四說到「中國夢」。關於五四,大家近年更多提起蔡元培校長「思想自由,兼容並包」8個大字,1919年學生因主權爭議上街抗爭,引發大規模運動,一群知識分子同時發起的新文化運動乘勢擴散,提倡民主自由思維。今天我們應該如何與歷史對話?不妨也看看展覽中一批本地學生藝術創作。

孫中山紀念館正舉行「動與醒︰五四新文化運動」展覽,由康文署與北京魯迅博物館合辦,一共展出81組展品,主要包括珍貴手稿、刊物、照片等。刊物——於新文化運動尤其重要,場內展出別具歷史意義的《青年雜誌》第一卷第一號。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刊《青年雜誌》,封面用上中、法文命名,其後更名為《新青年》。他們提出政治、語文、社教方面革新。翌年陳獨秀刊登〈吾人最後之覺悟〉,梳理中國帝制衰落,辛亥革命後政體不全,同時受制儒家傳統思想。他認為真正的民主憲法共和制度,乃基於國民覺悟。人民需要自覺其居於主人的地位,「自進而建設政府,自立法度而自服從之,自定權利而自尊重之」。惟場內大部分手稿未有文字版本協助細閱,略為可惜。

示範變革制度之可能

新文化運動另一重要思想溫牀是北京大學。1916年蔡元培上任整頓北大校風,鼓勵勤功思辨,參考西方數理、新聞、哲學等課程。學校首設全國第一個大學評議會,推選教職代表成為「校內最高立法機關」,為學生示範變革制度之可能。更重要的是,蔡氏陸續聘請陳獨秀、胡適、李大釗、錢玄同等人執教,間接促成北大成為革命基地。

展場內一幀照片,卻顯示北大當時成了拘留學生的場所。事緣一戰後巴黎和會傾向將德國所據的山東地區交予日本,直至談判失敗,中國學生於5月4日上街抗議,約3000人聚集天安門前,斥責北洋政府不力,並引起國民關注事件。場內亦展示遊行路線,隊伍抵北洋官員家宅「趙家樓」。當時遊行隊伍縱火燒宅,軍警隨即鎮壓並逮捕學生代表。學生認為不可只取得精英層支持,落力推動街頭、家庭甚至個人式演說,行動卻引來另一輪逮捕,大量學生被拘留於北大校舍。至6月5日全國各大城市大罷課、罷工、罷市,聲援被拘學生。

去「新潮社」打卡?

學生當天豪情壯志,五四事件其中一個觸發點無疑就是愛國思潮。中國代表最終在巴黎和會拒絕簽字,為事件畫上休止符。五四事件卻促進多方改革,進一步蓬勃反封建行動,包括文學、兒童教育、女性解放等。展覽為增加趣味,重現「新潮社」工作室場景,提供民初服裝讓民眾穿上拍照「打卡」。場景工作室放滿抗議旗幟,上為五四有關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等保衛家國口號。然而「打卡」本質速食,容易成為公眾記錄、理解、傳播的定格,但愛國除了保家衛國,應該還有更多內涵。近日官方於中央圖書館舉行圖片展,展出抵制日貨、列強要脅等強調「國恥」的物品,開幕發言聯繫至大灣區發展等,強化對歷史的一番國族主義解讀,加上本周二北京舉行的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講話,明顯高舉五四的愛國元素,民主、破舊的精神卻被模糊。

「當然,那時說的愛國跟現在說的不同。面對的政治環境、社會問題也好,均是很不同的狀態。然而對國家的關心,其實大家都一直去做此事。」策展團隊的孫中山紀念館一級助理館長陳家亮說。他解釋,「打卡位」布景乃源自北京魯迅博物館,希望市民感受昔日狀况。此處補充一些資料,《新潮》於約1919年初由傅斯年、羅家倫等北大學生正式出刊,主張思想與文學革新;布景左方置着中華民國五色旗,代表當時五族共融的渴求。一個場景,其實反映交錯的時代意義,惟資料配套不足,倚賴觀者主動跟進研究。被問及現今中國如何實現五四精神,陳家亮表示:「五四和現今都發生很多事,剛才說民主、自由、科學,很多仍然進行中,有些東西他們可以做到,有些仍要時間慢慢去做。歷史不斷發展,大家其實都參與其中,要繼續看看如何發展。」五四歷史意義豐盛,值得一讚本展邀請了浸大視覺藝術院合作展區「五四在香港」。一批藝術科學生就五四創作書法、篆刻作品,讓學生回望百年前的學生。

綜觀展場作品,不少學生將五四連結現今香港處境一同思考。傳統的藝術呈現中,字裏行間提及撐傘、自主自決、學生運動等時事。當中,浸大視覺藝術院副教授劉澤光書法作品以「華為」引起支持國貨的討論。去年畢業的李紫文創作混合媒介作品《36500》,同樣回應消費行為。他向身邊朋友收集在日本商家消費的單據,上面的店家招牌大家毫不陌生。他把單據組成4張拼貼畫,上面分別印有五四口號的「閒章」,以現今本港日常消費情况,跟五四學生形成對比,透過作品打開有關表態行為、國家等反思,他說:「身分認同有好多種方式表達,不一定要盲目追求、用一些產品,最重要是保持批判思維才去做。」

胡適:大學生在不公地方要發聲

如果學生能享安心求學的幸福而不受外界的強烈刺激和良心上的督責,他們又何必甘心拋了寶貴的光陰,冒着生命的危險,來做這種學生運動呢?簡單一句話:在變態的社會國家裏面,政府太卑劣腐敗了。

—— 胡適〈我們對於學生的希望〉

另一件作品《胡適對於學生的希望》乃用書法組成的胡適肖像畫。就讀大學四年級的鄧志永坦言,從前對五四認識不多,今次閱讀1920年代胡適撰寫的文章〈我們對於學生的希望〉,大受啟發。一向研習油畫的他嘗試把文章內容拼合成素描肖像,並用小楷行書,讓觀者感受胡適對學生的肯定:「我認為大學生應該對社會有責任,在不公地方要發聲,望透過作品提醒身邊人要做的是什麼。回看五四,可能有一種感動吧。那時學生勇敢地行出來示威抗議,老師教授會親力親為支持,其他人又罷工罷市,我對這份團結最為深刻,好希望再試一次,現今不知有沒有機會可以見到。」他認為文章持平、理性,提醒學生不要輕易落入政客圈套。〈我〉當時刊於《新教育》,指控社會不公,並一針見血地分析學生運動的精神利弊,包括告誡學生切勿借罷課來偷懶,或倚賴群眾反應行事。另外他亦具體地提供後續的自強方法,包括全面追求學問、擴闊社交、鍛煉身體來準備自己。回首香港,文章亦不見過時。

同學均說100年好像很遠,但卻不是。在當時學生的集體身影,知識分子的價值追求,他們找到共鳴。作品正正反映五四在香港,仍有空間容納不同歷史觀、想法。表達自由應一直擴張,而不是收窄。

■魯迅《吶喊》初版展出

新文化運動一批知識分子於刊物提倡白話文書寫,不想再被文言文限制知識流通,影響至現今文體。場內展出大量珍貴文學作品,包括魯迅的《吶喊》初版書籍,及介紹他在《新青年》發表的小說《狂人日記》,講述禮教「吃人」之態,並由趙延年創作有關版畫。值得一提,場內展出周作人新詩《小河》手稿,比喻人失去自由的狀况,作品被稱為新詩第一首傑作。

■「動與醒︰五四新文化運動」展覽

日期:即日至8月25日

時間:上午10:00至晚上6:00;周六、日及公眾假期延至晚上7:00;周四休館

地點:中環半山衛城道7號孫中山紀念館

門票:免費

查詢:2367 6373

備註:公眾導賞團逢周六、日及公眾假期下午3:00至4:00,先到先得

文:劉彤茵

編輯:蔡曉彤

電郵:cul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