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城市:香港如何脫離欺凌之都? Band 1學校無欺凌,你以為

文章日期:2019年04月21日

【明報專訊】香港每年到了學期中,總會爆出一兩宗校園欺凌(以下簡稱欺凌)事件,出現的場景包括中學、小學,甚至大學。過去幾年媒體其實都有不少報道,每次出事後,教局官員都會強調對欺凌事件零容忍,又會重申有標準流程及一系列校園計劃,來處理及預防欺凌事件。無獨有偶,最近馬鞍山兩間中學先後爆出欺凌事件,可能因為接二連三流出欺凌影片,再次受公眾高度關注。

成績光鮮背後,不同類型欺凌頻生

究竟香港欺凌問題有多嚴重?不少民間關注組織都指非常嚴重,教育局根據官方資料,今年2月在立法會回答問題時,强調由2013至14學年「約250人」,「下降至2017至18學年約200人」。不過,最近媒體就披露,其實這已較2016至17學年的124宗激增62%。

在這問題上,2015年的「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通過調查72個國家和地區的540,000名學生(香港區由中大何瑞珠教授主持),給我們一個整體圖像。研究中,東亞各地區學生的數學平均成績包攬了所有參與計劃地區的前7名;其中,香港學生的數學和閱讀成績位列第2,科學為第9。然而,東亞學生光鮮的成績單背後卻隱藏着較為嚴重的欺凌問題,除韓國與台北外,新加坡、香港、澳門、日本、內地(北京、上海、江蘇、廣東)每月「至少數次受到欺凌」的學生比例皆高於20%,亦高於經合組織的平均值(18.7%)。值得關注的是,香港的欺凌比例是所有參與PISA 2015的地區中最高的:有近三分之一的香港學生(32.3%)回應自己每月至少數次受到欺凌。

屢傳欺凌事件 當局沒高度關注

這個不名譽的世界第一,其實已經不斷被媒體及論者點出,但似乎都未能得到當局高度關注,直到年初的中學欺凌事件影片在網上瘋傳,才將此問題再次擺在公眾面前。其中一涉事中學是一間頗受公眾注目的第三組別(Band 3)學校,因此不禁令人懷疑欺凌是不是學業水平較弱學校的特有現象?此外,如果將欺凌這一大的概念細分為不同的欺凌類型,那麼在不同學業水平的學校,中學生所受的欺凌在類型上又有怎樣的差異呢?

由於PISA數據中沒有劃分香港中學的成績組別(Banding),因此,我們以香港各中學學生在PISA 2015中的數學平均分為依據,將參與PISA 2015的138所香港中學分成高、中和低學業水平三類。表1所示為按學業水平劃分的香港三類中學中,受到不同類型欺凌的學生比例。總的來說,在所有類型的欺凌中,曾在一個月內數次被同學取笑過的學生比例最高,達26.2%;而在一個月內數次受同學威脅的學生比例最低,為6.9%。受過其他類型欺凌的學生比例則介於8.3%與10.3%之間。

缺乏學習動機 被教師不公平對待

如果我們將不同學業水平的三類學校比較來看,第一,我們發現三類學校皆有非常高比例(約1/3)的學生在一個月內數次受到至少一種類型的欺凌。換句話說,香港欺凌問題並非集中在低學業水平中學;相反,在不同學業水平中學都普遍存在欺凌問題,當中「被同學取笑」這種類型的欺凌在不同水平中學均有較高比例(約26%)。即使除去「被同學取笑」這一「常見」欺凌方式,三類學校平均依然有約五分之一學生,在一個月內曾數次受到至少一種欺凌。而與國際比較中,其他類型的欺凌在本港校園出現的比率,也在世界前列。

第二,雖然如此,就讀較低學業水平中學的學生,遭遇所有類別欺凌的比例,都是三類中學中最高;這也從側面說明,低學業水平中學的學生更易同時遭受多種類型的欺凌。綜合兩點來看:欺凌現象並非所謂「Band 3」學校獨有,但在學業水平較為低下學校的出現比例確實較高。

為何變成欺凌之都?

那麼,該如何理解欺凌問題在低學業水平中學較為嚴重這一現象呢,而不同的校園環境又如何影響問題出現?我們以經合組織PISA 2015報告為基礎,將數據由個別學生整合為138間學校的整體值,再估算不同校園環境下的欺凌出現比例,總結出三種可能適用於香港的原因(見表2)。在較低學業水平中學的校園環境,學生一般學習動機較低,對學校歸屬感的缺失較高,也更易感覺受到教師的不公平對待,欺凌現象會較常出現。篇幅所限,這裏我們只是嘗試探討及提出以上三點因素,之後,我們需要更嚴謹的統計分析才能對其加以印證;同樣需透過和其他地區的比較研究,才能回答香港為何存在世界最嚴重的欺凌現象這問題。

成績至上 忽視生命品德教育

坊間討論欺凌問題,一方面多集中於政府政策及學校處理方法;另一方面亦嘗試探討深層次的結構因素,例如香港的升學主義、考試主導、成績至上制度令學校不重視生命、品德教育。不過,如果是這樣的話,其實欺凌問題應該在第一組別的學校更嚴重。教育界對低組別學校有認識的人,都會知道其實這些學校都明白拼成績是絕不可能,反而更多集中於管教、德育及生涯規劃教育。

「高成績、低欺凌」隱憂

我們無意為「出事」學校開脫,但我們似乎更應思考,香港教育制度的深層次矛盾,究竟會在不同類型學校,引發出哪些不同類型的問題。試想想,我們以成績把同學標籤為高中低水平,把能力較弱的集中在一類學校,然後再把一個不適合他們的課程加諸他們身上,同學自然對學校沒有歸屬感,上課也有可能只是「行屍走肉」,學校所能做的其實都只是補鑊工程而已。公眾其實更關注,在現有制度束縛下,學校能再做些什麼,來補救成績至上制度所帶來的副作用,甚至是否能擺脫制度的枷鎖,為同學提供更適切的學習模式和校園生活。

另一方面,學業水平較高學校,欺凌事件確實較少出現(但注意也不是沒有),又是否表示一切安泰,不用擔心?「高成績、低欺凌」的背後又有沒有隱藏了其他問題?這篇文章,希望借用PISA的豐富數據,將討論向前推進一小步。

文 // 趙永佳、相楠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