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s of Seeing:重建聖母院加入當代科技元素

文章日期:2019年04月21日

【明報專訊】巴黎聖母院尖塔被火焰吞噬,民眾的悲傷未有緊隨着上空的濃煙散去,復修計劃事在必行,民眾反應熱烈,有錢捐錢,有力出力。

除了奢侈品牌和豪門巨企的億元捐獻外,網上遊戲《刺客教條:大革命》亦趁機宣傳遊戲中對聖母院內部巨細無遺的呈現,同樣巧奪天工,讓玩家驚歎。玩家戲言不能當真,建築師黎雋維(Charles)就說遊戲無法呈現哥德式建築特有的不完美和缺陷。

遊戲超像真 花兩年塑造

《刺客教條:大革命》開發商Ubisoft日前宣布捐款協助重建,並免費開放《刺客教條:大革命》予玩家下載,讓玩家細味這座宏偉建築。Charles就企圖試玩,但下載後因為出現bugs而未能成功載入遊戲,大感失望。他後來在Youtube找到玩家在遊戲中參觀聖母院的影片,可以見到畫面相當像真,由建築物比例、質感顏色、內部細節都做得精緻。

Charles分享道:「我聽過一個和《刺客教條》有關的故事,就是其真的有聘請建築歷史學家去驗證遊戲中的設計,究竟是不是屬於那個年代的建築,據知開發商花了兩年時間塑造整個虛擬聖母院場景。」為何如此認真?Charles相信是因為這個系列遊戲類似開放世界(openworld)遊戲,即沒傳統的主線讓玩家跟從,而是靠自己進入世界裏探索。

「不同就是有主線的,知道玩家會經過什麼路線,可以集中做好那個部分。但openworld遊戲則要整個地圖內的所有東西,都盡量做得精細,確保玩家行到好遠的時候,都不會覺得這裏愈來愈假。」

不知如何建 至今未建完

聖母院工程由一一六三年開始,一三四五年完工。Charles在英國修讀建築聯盟學院建築系時,其中一份功課是研究哥德教堂,要用新的建築語言幫教堂設計新部分,於是他到訪法國多間哥德教堂,發現哥德教堂有一個好特別的元素——就是他們興建時其實不知如何建造。「他們沒有清晰的實行概念,大多時候是靠trial and error,如果這樣建又不倒塌就繼續加建,所以歷經好多個時代,會有好多的addition。」

因此,他認為聖母院由始至今都未建完,今天西立面的兩座塔樓,我們看到的平頂,其實原本是兩座尖塔的基座,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而放棄了興建。「雖然聖母院是十二世紀建的建築物,十三世紀大致上完成,但其實之後有好多破壞、改動、維修,見到他們歷史未完,好多新的改動和增加,這座教堂和現在對建築物的想像是好不同的。」

遊戲助復修太誇張

《刺客教條:大革命》設定於一七八九年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巴黎,當時的聖母院仍未經歷一八四○年代大規模復修工程。遊戲中有人在養羊與雞,有人在吵架打架。Charles說以前的聖母院是公共空間,不僅作崇拜用途,不過他指出遊戲中呈現的建築物是現時的聖母院,而非大革命時代,最明顯的是近日被燒毁的聖母院尖塔是在大革命後才建成,但遊戲中卻已出現。另外,在聖母院最外圍的邊廊(Aisle)由原先兩格變成三格,而且採用的鮮藍等色澤,亦是十八世紀中期才出現的polychrome浪潮。

置身大革命 卻呈新樣貌

哥德建築全部都是人手建成,樑柱看來似乎是筆直的,但Charles表明一定不是直和完美。而且,遊戲中的一些窗戶可能是用複製貼上造成,不會百分百仿製崩裂的位置,始終和聖母院有別。「不過,不跟從大革命時代的聖母院都能理解,因為是玩家經驗的問題,如果要將大革命的樣貌放進去,那個樣子有誰會看過呢?玩家會不認得和沒有共鳴。」因此他認為人們說這個遊戲可以幫助復修聖母院的說法是太誇張。

用新設計傳承哥德建築

幸而,已故藝術史學家Andrew Tallon在2015年,以Leica ScanStation雷射掃描儀,3D雷射掃描整個聖母院內外部五十多個地方,連施工時的不完美和缺陷都仔細地記錄下來,Charles相信對重建有幫助。

既然有完整的3D模型可以依樣畫葫蘆地復修,為何法國政府仍然打算舉辦比賽欲重新設計尖塔?Charles說他很認同不需要做一個原本的樣子,「因為本身一座哥德式教堂是有生命,不斷在改動,我們更加應該加入這個時代的層次」。

他認為聖母院本身就是未完成的建築,而且經歷過八百五十年的演變,因此今次是一個契機加入新元素。而且他相信現時很多教堂相關的傳統工藝已經失傳,倒不如擁抱新技術、科學,從而令到這個時代的工藝師、工程師、建築師累積經驗,怎樣可以放入舊建築改造。

「所以見到大火後的第一反應,都相信不會有很大的復修問題在裏面,因為一個如此大型的建築,一定曾經有過好多改動,經過好多次破壞,而今次破壞的部分亦不是最古老的部分,而是一八四○年代後復修的部分。我相信舊的部分仍是原好,而燒掉的部分可以用新設計,傳承這種哥德建築,一直在變的文化。」

復修最難是計算負重

如果最後政府選擇只是單純復修,不是重新設計,Charles相信亦有好多問題要討論,包括人手建造的聖母院存在很多幾何上的不完美,那復修時是否應將不完美的都複製出來?或是趁機矯正不完美?「問題是,例如現在有些木柱被燒,有些部分脫落或有些變成炭,想保留的話,最不破壞結構的方法就是保留舊炭,再駁回新的木,但問題是那裏已經變成一舊炭。還是應該將炭拿下來放博物館呢?用新木取代整個舊木?」

他認為要重建尖塔不難,結構理論上是可以重現,不過他相信最困難的地方,是如何確保基座能夠支撐到新加尖塔的壓力。「因為一棟舊建築所有部分都已經融合在一起,至少從力學角度上,就如磚牆拿走一塊磚頭會倒塌一樣。」但他相信當年興建聖母院時都沒有計算過負重強度,現在要計算基座的負重能力近乎是不可能的任務。

而現時法國政府當務之急,是確保其他主結構受火災影響的程度,因為雖說火災燒毁尖塔,但Charles相信由於火災高溫且灑水救火,產生溫差問題,導致結構承受了一次快速的熱漲冷縮,極容易導致裏面出現裂痕,「如果入水進去,到了冬天會相當麻煩,因為結構內可能會結冰再撐漲,所以必須檢查清楚」。

到訪過聖母院數次,Charles表示這座建築的比例的確很美,而他最為驚歎的是一八四○年代的改建部分,會看到建築師是根據自己對哥德式教堂的理解,設計出心中理想的建築物,大膽地採用新技術,這個勇氣相信是現在難以重現的。

可惜的是因為到訪者眾,因此他笑說每次行聖母院都像是在迴轉枱上的壽司,跟着路線行一圈,不能夠花時間靜心好好享受,或者今次亦是一個機會,重建聖母院的同時,重新思考觀覽方式。

文 // 彭麗芳

圖 // 彭麗芳、受訪者提供、網上圖片

編輯 //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