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ys of Seeing:舊電影‧舊地標 看香港變遷

文章日期:2019年02月10日

【明報專訊】午後,謝賢牽着嘉玲拾級而上,「你看個塔幾得意?」嘉玲興奮地仰視白色六角「虎塔」,在輕快音樂的伴奏下,在萬金油花園中來回踱步,穿過石拱門,在涼亭眺望天地。

如斯休閒的情節,卻穿插着壁上浮雕「18層地獄」的影像,一時落油鑊,一時勾脷筋。

原來,是因為謝賢在《歡喜冤家》(1959)中,假扮工廠少東接待千金小姐嘉玲,導演於是利用虎豹別墅地獄審判的場景,映襯出他的滿口謊言。

難處 揀片‧找人‧組織

香港電影資料館新展覽展出一百套十九世紀末至一九六十年代電影中出現過的舊香港地標,負責策展的一級助理館長陳彩玉(Priscilla)說從這些影片中可以發現到香港社會變遷,「四五十年代的香港電影都是為口奔馳一點,沒太多休息時間的,主要拍攝人們在街上糊口、搭棚,工作式的片段。去到一九五九年尾至六十年代真的完全不同,多了很多戲院、酒店、酒樓、雍雅山房爆晒出來。我覺得嘩我們社會有定休日了,有休息時間,這個展覽希望來到的人都會看到這個社會的改變」。

今年是Priscilla在香港電影資料館工作的第二十二個年頭,在策展之前,做了電影蒐集多年,她分享當初萌生在香港電影中找尋舊地標的意念是源於將影片轉做數碼化時,都要檢查片段有沒有調轉位置或出現缺陷,卻意外發現又美又闊的皇后大道,「當初我連續看幾套都是表哥表姐從南洋來香港,親戚駕車帶他們周圍兜。還有一套戲叫《一家親》(1965),說他們從新界坐火車去到紅磡,當時我見到簡直覺得這完全是意大利的火車站來,好長好靚,因為我沒有經歷過嘛。我本身覺得尖沙嘴火車站只有一個鐘樓,沒有其他建築,但原來建築群這麼大,同時車站的光線好充足,因為附近沒其他東西」。

今次展覽籌備了整整一年,因為遇上了三大困難:一、電影太多;二、找人;三、組織。

要找尋舊地標先要聚焦在拍攝外景的電影中,「撇除一些類型先,例如古裝片、粵劇歌唱片,因為好多時都是搭景,然後我就focus on文藝片、時裝片方面」。但從五千多套館藏中篩選後,仍然有多達一千零三十五套合乎資格。接着她就決定從版權下手,如果有太多播映限制的剔走,終剩下數百套電影。「當中有一個困難是不能找太年輕的人去看這些電影,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是什麼地方,因此我找來有資歷的舊同事做研究,主力只有一個同事看這幾百套電影,並抽取了其中約一百段展出」。

上述兩點都可以用時間「搭救」,但要如何組織整個展覽就最考功夫,她認為不斷在片中找舊貌出來是沒有意思的,所以將展覽分成三部分:一、外國人眼中的香港;二、地標如何幫助電影說故事;三、消失的地標地圖。

外國人眼中的香港

第一部分以館藏最早的紀綠片《愛迪生短片》(1898)出發,放映十九世紀末的香港街道,「看早期紀錄片,多數是從外國人的角度看,香港都是獵奇呀,覺得東方世界好特別呀,影來影去都是維港呀山頂纜車呀,或者是一些街景人們做苦力的工作,對外國人來說好新奇。我就想為何不先從這些外國人眼中先認識香港呢?因為十八世紀九十年代未有電影嘛,外國人之前要認識香港就要透過這些影像認識」。而這條短片亦絕對得來不易,他們從美國國會圖書館找到短片,短片原先登記於paper prints欄目,因為國會圖書館的功能是要登記每一本書的版權,而沒有影片的概念,因此短片也被印成書本般儲存,香港電影資料館發現後又將書本變回短片,「是現存最早的香港影像,雖然好花,你看着會估這條是不是上海街?」

地標不中不西好新奇

「外國人看香港是好極端的,一是好西式一是好落後,有一套叫《香港:中國的大門》(1938),我記憶最深的是淺水灣,拍攝出沙灘上有好多遮,好西式,我會覺得這裏到底是不是香港來呢?還有電車路以前闊好多,為什麼現在窄了這麼多呢?還有啟德機場,點解可以和架飛機如此親密?」當時的舊香港就是外國人想了解中國的中轉站,他們心目中的香港地標自然是那些不中不西的建築,如總督府、山頂、前九廣鐵路鐘樓等。

此外,展覽展出已故新界民政署長和民政司黎敦義的私人紀錄片,「因為他爸爸是傳教士,好早期爸爸已經拍了好多近珠江三角洲的新界農田,後來爸爸五十年代考來香港做公務員,他們在香港落地生根。黎敦義就在五六十年代拍了很多新界的影片,因為他是新界民政司,又是另一個角度看香港。因為外國人不會這樣拍新界,不再是獵奇的角度,而是好實實在在告訴我們新界是怎樣」。她認為資料館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靠館藏告訴香港人,香港的影像是什麼,因此要從最基本的紀錄片出發。

地標助電影說故事

「但是做得耐(電影蒐集)你又覺得,這樣只會呈現到個歷史,但電影是不是咁簡單呢?其實又不是,好多時電影真的要靠一個外景幫他說故事。」例如電影《前程萬里》(1941)裏面說男主角李清在城鄉之間的關係,他在國內來到香港,看見五光十色,覺得這地方好精彩,「然後嗰個畫面先影他感到好amazing的樣子,再影鐘樓、彌敦道等互相對cut,這些是廠景做不到」。但同樣的景色卻可以有截然不同的解讀,《不了情》(1961)講述林黛在尖沙嘴火車站一下車,即刻影出尖沙嘴燈紅酒綠的招牌,她即時覺得這裏是魔鬼的地方。

外景解讀 廠景做不到

展覽的右上角豎起六個發光燈箱,用上光雕投影(projection mapping)和動態圖形(motion graphic)技術,在播映電影中舊地標的同時,指示出地點、電影名字與年份。如《浪子佳人》(1968)的西貢火石洲欖灣角洞,「劇情說謝賢和蕭芳芳去到西貢地方避靜,你無辦法在廠裏面拍攝,因為一定要是好空礦的地方。而且,謝賢真是一個死飛仔,不會去正常人去的地方」。

「我好喜歡看電影內的場景,有套戲叫《龍虎笙歌戲鳳凰》(1955),一開始時說新馬仔和王愛明,童星好得意啦。講他們從越南坐大船到香港,轉搭艇仔去皇后碼頭,一上岸行行行一條路都是市區來的,我覺得好amazing。他們是如何將部機放在艇仔?因為是好搖的,我識那位電影公司的創辦人,他叫陳焯生,他說當時租片場好貴,所以搞些噱頭,因為新馬仔好少日頭拍戲。我們剛剛播完這套戲,播映時觀眾甚至說嘩,好靚呀,由海到皇后碼頭,影到半山左右的地方,大家都好想看這類型的東西。」

舊機拍外景 笨重而夠定

同場放置兩部曾於五六十年代在香港廣泛使用的舊攝影機,重甸甸的Mitchell 35毫米和較輕巧的Arri機,說明昔日拍外景的需求和困難。展覽牌標明:「香港電影年產量於五十年代顯著增長,片廠需求大增,在供不應求的情况下,電影人自然要思量如何走到實地取景。陳焯生指既然搭景的預算緊絀,何不拍攝外景,既能節省成本,也是影片的綽頭和賣點,一舉兩得。」

Priscilla就補充當年Mitchell機難以拿出街拍攝,除了因為笨重,更要同時帶電、燈,「因為好多菲林都有感光限制,所以要打燈,運送器材費時困難。不過,同時又因笨重,拍攝出來的畫面穩定,尤其可以用於拍攝字幕卡。與章國明導演傾偈時他說胡金銓好喜歡用Mitchell機的,因為夠定,李翰祥也愛用。因此,我覺得只要內容上有需要,當時的導演都會拍外景,排除好多技術性問題,都要搬部機出去」。

後來輕巧易攜的攝影器材出現,如Arri,令七十年代中香港電影新浪潮湧至,人人都可以拿機到處跑,捕捉具爭議性和社會性的片段。「章國明告訴我有九成香港新浪潮導演都使用Arri,法國新浪潮又是用這部機,你就會明白為何個個說七十年代人人都捧部機出街,因為輕便。」

消失的地標地圖

最後一部分是消失的地圖,標示出港九新界各處已不復見的舊地標,「消失地圖看到不同地標的改變,每套戲都有點不同。例如啟德機場,竟然演員可以入到禁區,那些人甚至可以進入停機坪接機。而且有個行李輸送帶,用一些小卡車裝住行李,他講到明星坐住卡車入去,你會認識到原來當年機場管理都幾鬆吓,可以自由出入,引證當年香港和中國的入境界線沒有那麼複雜,我覺得是有趣。」她滿足道展覽開始至今,好多參觀者都說深懷感謝,感謝他們讓他看到小時候的回憶。「而年輕人則說乜以前咁型?原來香港有好多英式建築物。」

感激能看見回憶

究竟這些影片中,哪條最珍貴?「條條都珍貴不是說笑,我們館藏有五千幾條片,有人說香港電影過萬條,即我們有大概一半。不過香港不像外國這樣,可以輕易就修復影片,原因是原本底片就已經好靚,但香港的底片經常都會出現放映的路軌,或有#、圓圈標示在側邊,這些叫過機mark,提醒工作人員要轉第二wheel,這是粵語片的特色。我們有好豐富的五六十年代國語和粵語片藏,既然我們這方面有這麼多資源,我怎樣才可以令更多公眾人士看到呢?做展覽就可以做到囉。」

「光影.歷史.築蹟」展覽

日期:即日至5月5日

地點:香港西灣河鯉景道50號香港電影資料館

文 // 彭麗芳

圖 // 彭麗芳、電影資料館提供

編輯 // 林曉慧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星期日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