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幣達人收藏心得 跨年同字軌 「騎版」鈔受捧

文章日期:2019年01月26日

【明報專訊】新年新願望,不少人的願望是財源廣進。特別是有些人對不再流通的古老錢幣情有獨鍾,花真金白銀購買它們來收藏。香港是全球其中一個活躍的錢幣交易市場,每年的拍賣和展銷會吸引來自數十個地區的收藏家出席。全球最大錢幣拍賣公司海瑞得拍賣行(Heritage Auctions)的亞洲營運總監翁達(Kenneth )是錢幣專家,半生為興趣追逐錢幣。

翁達在兒時已開始收集舊物,高中時對錢幣萌生興趣。他是中港錢幣市場最活躍的錢幣商之一,1990年代在本港從事錢幣零售業務,2002年起成為全職錢幣交易商,亦是香港郵票錢幣商會副會長及香港錢幣研究會執行委員,2015年加入海瑞得拍賣行。

錢幣收藏以銀幣和紙幣為主。它們已不再流通,如何衡量價值呢?翁達說「物以罕為貴」,第一個標準是稀有,第二是市場正在追捧。而錢幣的「品相」亦影響其價值。

NGC及PCGS是受全球業界認可的評級公司,就硬幣的品質評分。滿分70分,60分以上的錢幣都是未經使用,十分新淨。「以1867年有維多利亞女王頭像的香港1元為例,獲評MS61(即61分)的約值6萬港元,獲評64分的價值可超出數倍。」評級公司會保障客人利益,不但可協助追查交易紀錄,若錯誤把假幣評為真幣,更會按市值賠償給客人。但錢幣的價值也並非在於完美無瑕。「銀幣易氧化,表面會出現紫黑色的『包漿』。若『包漿』分佈均勻,價值會因而提升。」

翁達說中國古代用銀錠和銀票作主要交易工具,至光緒年間(約19世紀末)引入西方鑄幣技術後,才以銀幣(大洋)交易。「由於銀幣用機器按標準製造,重量比銀錠準確,中國的銀幣發展比歐洲足足落後200多年。」龍形圖案的銀幣由清政府發行,而有袁世凱、孫中山人像的則在民初發行。「民初一個士兵月薪約一個大洋,算是相當豐厚。」

「洋人」袁世凱幣過百萬成交

中國的製幣技術由歐洲傳來,起初由德、英、意等造幣廠設計和製作。「當時有一名意大利設計師叫L. Giorgi,先後為清朝及民國政府設計銀幣。由於設計前他並未見過袁世凱本人,把他的人像刻劃得像個洋人。」設計師通常會製作5至10個樣幣,並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這些樣幣極度稀有,很受收藏家追捧,曾有L. Giorgi簽字版的袁世凱人像銀幣以過百萬港元成交。」

除銀幣外,紙幣也受收藏家歡迎。其中一間業界認可的紙幣評級公司叫PMG。翁達說品賞鈔票要留意編號,由相同數字組成的編號(如Q111111)較受歡迎。號碼前的英文字叫「字軌」,銀行每次發鈔會用一個新的英文字,由A至Z順序使用(不使用O,以免和0混淆)。若在一年內未把新鈔如數推出,餘數會於翌年以同一字軌繼續推出。跨年推出的同面額、同字軌紙幣稱「騎版」,最受收藏家喜愛。

製鈔工具都有收藏價值

除鈔票外,相關製鈔工具亦有收藏價值。印鈔廠會用不同圖層分別繪製鈔票的圖案,這些印刷品叫「分色校樣」(progressive proof),每套獨一無二;另外,又會製作測試顏色用的試色版鈔票(color triad)。「試色版鈔票是印刷參考工具,連銀行也沒有,十分珍貴。編號大多數會用000000,有些會寫上『樣版』(specimen)或打圓孔,防止被當作真鈔使用。」設計時會製作一定數量的樣鈔,一般比發行鈔值得收藏。「香港有利銀行於1974年推出的樣鈔,每張現約值1.5萬港元,而正式發行鈔只約值3000元。」

翁達加入拍賣行,每逢6月和12月都在本港舉辦錢幣拍賣會和國際錢幣展銷會。「美國錢幣交易市場發展比香港成熟,甚至有收藏家成立基金來投資。但本港市場也很暢旺,吸引內地、東南亞及西方等數十個地區的收藏家出席,場面很熱鬧。每次拍賣會約有100人出席,經網上競投的客人約有800位,拍賣會總成交價約500多萬美元,潛力不容忽視。」

文:呂瑋宗

編輯:陳淑安

電郵:lifestyl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收藏

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