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藝術家 無窮海邊記憶 那年石澳,奇妙的海

文章日期:2019年01月25日

【明報專訊】上世紀三十年代,他隻身提着畫箱,徒步由筲箕灣走至石澳,只是為了寫生。近日安全口畫廊展覽「愜意.石澳」展出二十四名藝術家創作,更借來五幅本港首批現代畫代表人物陳福善(一九○五年至一九九五年)的作品,跳進其奇幻海底世界。島嶼一直潤澤着本地藝術家生命,波光在潛意識裏晃動。今趟游走老中青三代人創作,讓藝術表達對地方的情感,一起看海聽海。

一九一○年,於巴拿馬出生的陳福善跟家人回流,落腳香港。他入讀位於中環的舊皇仁書院,讀至中三,閱讀《南華早報》精通英文卻不甚曉中文,被稱為「番書仔」。初出茅廬,陳福善曾接朋友的廣告社設計工作來做,開始從Kelly & Walsh書店訂閱當時非常珍貴的藝術雜誌,閒時用以自學畫畫。之後他才報讀外國某機構函授香港的課程,算是正式「讀藝術」。學習渠道加上其語言背景,影響陳福善早期受西方美術影響,最初主要畫風景寫生,採用水彩。由三十年代起,他天天出外寫生鍛煉技巧。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助理教授李世莊研究陳氏畫作超過二十年,他表示:「以前寫生,許多人會湧來圍觀他,因此陳福善會畫得很快。避免引來警察打發他或刁難他,他說過自己曾被請回警局不止一次的。」

陳福善 對石澳特別「神心」

陳福善當時家住筲箕灣,一段與友人對話裏提及,「我時常晨早五點鐘天還未光便出門,天空美得動人,不用走得很遠。筲箕灣、銅鑼灣已有好風景,特別退潮時候,漁民在修網,清理船身」。時光匆匆,現時海港風景已變成摩天大樓、海濱公園,甚至高速公路及最新繞道。陳福善與海一直形影不離,畫作見證城市變遷。為找尋相對寧靜的沙灘,李世莊表示畫家偶爾更徒步到石澳去,享受避世風光。陳氏亦曾到赤柱、深水灣、淺水灣、青衣、沙田等昔日郊外地方,惟對石澳彷彿特別「神心」。一九六一年陳福善在報章撰文道,有次曾花上四小時到石澳。因四周沒有茶水及荒蕪,長途跋涉後於烈日下畫了一幅水彩畫便要折返,全身「快要蒸乾」。展場內放置一九五七年無題的寫生作品,可見為陳氏貼近寫實的寫生畫作,正繪於石澳,跟後期奇幻作品分別甚大。

場內另一幅大畫作品Bathers(一九七七年),粉紅色山丘上繪有人臉怪石,怪魚不知在天還是在水游,乃陳氏創作成熟期風格。受西方現代藝術及中國水墨交流影響,陳氏吸收大量養分,摸索自己的路。李世莊指出戰後曾模仿畢加索的立體主義作畫,或是涉獵中國山水畫風格、顏料及筆觸,慢慢衍生超現實主義風格。他說,陳氏後期結合回憶及幻想創作,窺探內心:「六七十年代他已經是老人家了,晚期很少外出寫生。日間打打麻將及去飲茶,晚上看完《歡樂今宵》節目,妻子睡覺時就是他的創作時間。我認為那時藝術界已是後輩世界,他亦彷彿是retreat(退後)。在畫中亦有一種孤獨,或自得其樂的感覺。其思考空間是回到一個向內的世界。由熟悉回憶,生出很多幻想。」李世莊就地貌估計,Bathers更應該是石澳。

「在陳福善的年代,大概就沒有想太多他跟香港的關係,一切很理所當然,不似我們現在。但你可以見到即使風格有變,水、海、島、港等元素從不欠缺。」李世莊說陳氏好友包括油畫家余本、李秉上世紀「中途離場」,相繼搬離香港。陳福善則一直住在灣仔居所約四十年,估計創作超過一萬幅畫,曾舉辦逾四十次個展。李世莊指出:「現在好多時個個說要世界級,其實沒有本土,沒有國際。你不由自己出發,創作如何有獨特之處?最本土的東西,可以最國際,只是以前老一輩不察覺或標榜出來。如果個個地區的人都為自己區說故事,做創作,一本民間合力的香港風物誌便出現。」回看今次展覽策展人趙汝賢聯合逾二十藝術家圍繞石澳的創作,大部分為委託作品,並邀請他們到該處短住或訪遊,在地收集切身體會。作品可謂各適其適,Daphné Mandel拍下石澳戲棚拆前凌亂一面的相片,將手繪沙灘合成其中。鄧國騫用鉛筆繪出曬太陽下簡約人體線條,呈現光暗之趣。李傑的影像裝置作品感覺最為抽離,於海浪影像配上有關對樂觀的批判。

鄭婷婷 從晨泳到曬衫架

於陳福善作品旁邊,掛起年輕藝術家鄭婷婷五幅新作。站在《石澳的晨泳者》系列作品前,鄭婷婷表示自己以前從來沒有去過石澳,抱着一般遊客的印象,她決定前往某海灘觀察。她發現晨泳時間非常緊湊,上年紀的泳客差不多時間到達,游幾回便離去,海灘很快回到平靜,平日沒有很多遊客。直至晚上,相對沒多少燈火的黑夜裏,海浪卻帶來恐懼的感覺。她把感覺混和在顏料之中,繪出泥粉紅色沙灘、救生員看台,甚至蛋黃醬色海洋,帶觀者進入層次複雜的遊記。另外兩幅作品分別繪有陽台植物及曬衫架,鄭婷婷解釋:「因為住了兩三天,自己慢慢不止看個海,而是出入時留意到鄰居,打個招呼,感覺跟城市不同,因此想記錄一下對方日常生活的情况,就畫畫他們的家。」由本來遊客視角,透過畫作建立一種含蓄鄰里關係,現在放在位於南區田灣畫廊,連繫來來往往的觀者。

韓幸霖 捕捉慢活節奏

另一年輕藝術家韓幸霖表示,石澳令她第一時間想起也斯的詩「說這風景裏有人,有可以生活的空間」,所以以此命名。她表示因今次創作再到訪三至四次,每每都是在海邊坐着發呆,見到居民摸蜆、打麻將。其畫中人物仍然掛起招牌「不安笑臉」,卻捕捉了一種慢活的節奏。石澳更令她想起兒時回憶,引起海的共鳴:「小時住在大尾篤村屋,附近一邊湖一邊海,每天搭車都見到一些島。即使現在去城市住,那些回憶都會令你很念掛,或是很着迷,從此很喜歡看海。」

走至畫廊更入,可見到程展緯兩組影像作品,或對海有更多反思。Floating Platform(二○一八年)為拍攝沙灘連環圖,貌似粗糙,藝術家用上其一向鍾愛的本地相機品牌Holga。不過,原來相中海灘並非「真實」。程展緯解釋,圖為香港歷史博物館「香港故事」常設展廳,館裏設置四十二米的沙灘場景,展示大浪灣與先民關係,還有公仔模型展示史前生火煮食、搭蓋房屋等。程展緯把海景背景拍下來,說作品欲展示時間與文明的關係:「我之前有去過石澳,山竹之後到訪沙灘,發現浮台不見了。那麼放眼看出去,見回一條完整而靜止的水平線。水平線是很timeless的,連接着整個地球的海。」另一組作品Armstrong(二○一八年)拍攝灘上蹲着的先民公仔模型,旁邊有個不應該出現在「史前沙灘」的鞋印。程展緯指出,此等古今穿梭的錯亂引起其注意。他解釋:「現在去大部分香港沙灘,你會覺得它是一個設施,而不是自然環境。就是政府提供給你暢游,而那些防鯊網好似是文明征服一個邊界的象徵。其實人與海的結合可有好多種,或者要積聚情感,而不是用完就走囉。」海,建構着香港人的抽象意識,近年相關新聞卻是人工島、海洋垃圾、豬屍。場內由陳福善說起,走過多代人關於石澳的憶記,讓藝術帶遊人重新想像此片香港南方的美景。

■「愜意.石澳」展覽

日期:即日至3月9日

時間:周二至六上午11:00至晚上6:00

地點:香港仔田灣興和街25號大生工業大廈3樓安全口畫廊

查詢:2541 1299 www.galleryexit.com

文:劉彤茵

編輯:蔡曉彤

電郵:culture@mingpao.com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文化力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