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筋正骨:退化無得醫 疼痛有得減

文章日期:2019年02月11日

【明報專訊】古今醫學都崇尚治未病,之前從預防角度,分享延緩膝關節退化的五個錦囊,期望喚起大家重視保護膝關節的意識。如果已錯過了預防時機,就需要接受診斷和治療。

膝關節構造複雜,活動頻繁和負重大,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發病率相對較高。據報道,香港公立醫院排期換人工膝關節需輪候3至4年。此病好發於「三長」:即長者、長期過量運動或長期負重工作者;以及「二多」:多由單膝痠痛逐漸演變為雙膝病變,多錯過合理的治療黃金期。

分四期 前三期內外綜合治療重要

根據西醫X光檢查,此病可分「四期」:第一期於X光片上未能顯示退化迹象,必須透過關節鏡才能看到軟骨表面的粗糙狀况,或借助磁力共振才能發現軟骨變性;第二期可見關節間隙輕度狹窄及有小量骨刺;三期則可見關節間隙明顯狹窄或有骨刺生長,畸形較輕。來到第四期,關節間隙已經消失,畸形較重,若雙膝內側關節間隙明顯狹窄者即屬於O形腿,外側關節間隙明顯狹窄者屬於X形腿。非手術療法的最好時機就是只感膝痛而尚未出現畸形之前(一二期)。當病情演變到需要借助拐杖行走(三期),必將增加非手術療法的難度;若惡化到舉步維艱或需以輪椅代步(四期),就要找西醫骨科跟進,例如接受關節鏡微創手術、矯形手術或換膝關節手術等療法。

診療退化性膝關節炎,最好先以中西醫學結合評估病情。然後根據病情制定安全合理的治療方案,應中則中,應西則西,需要中西醫互補則互補。對於適合於非手術療法的一二三期患者,如果採用超微創的針灸、外敷中藥膏,尤其是內服中藥等中醫骨科的綜合療法,近期療效及遠期療效都相對較好。

一名68歲的退休女士,雙膝反覆疼痛一年,下樓梯時疼痛更加明顯。曾被診斷為「退化無得醫」,患者當場失望到眼濕濕。她曾自行服用葡萄糖胺兩個月,療效不明顯。筆者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診斷為左膝退化性關節炎(二期),給予電針、敷藥及內服中藥綜合治療20多次,病情改善。另一名67歲男病人,反覆右膝疼痛、跛行年餘,接受物理治療,療效欠佳,排期換膝關節期間來診。筆者擬為右膝退化性關節炎(三期),給予外敷中藥膏治療,效果不理想;後來經辨證內服中藥約3個月,病症明顯好轉。由此可見,一二三期的退化性膝關節炎,內外綜合治療很重要。當然,也有一些療效欠佳的病例。

關節退化是自然規律,難以阻止,好像無法醫治。但是,並非所有膝痛都與退化或骨刺有關,即使與退化有關也依然可以延緩退化和減輕痛楚,提高生活質素,只是根治比較困難而已,就以O形腿為例,病人可以佩戴「體外人工關節」延緩軟骨進一步退化。

從上述兩個病例可見,採用中醫骨科非手術療法不止是減輕痛楚,甚至有機會達到階段性的康復。即使中醫骨科的非手術療法無效,也並非「無得醫」,還可接受換關節手術。病人請不要失望,應積極尋找合適醫者,盡早接受合情合理的診療。

文:吳思團(註冊骨傷科醫師、 香港中醫學會前會長)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