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s. in Germany:受軟唔受硬

文章日期:2019年01月24日

【明報專訊】記得數年前還在一個鐘表品牌工作的時候,大老闆每年十月也會到訪香港觀察業務及開會,每次到訪前各同事也大費周章為他安排酒店訂房、機場接送、午餐晚餐訂座,以及為他從瑞士訂購指定樽裝礦泉水空運到港,當時我覺得大老闆的生活很有要求,就算是喝水也要指定品牌,還在想這大概是有錢人的生活態度。

直到移居德國後,才發現其實歐洲人普遍對飲用水都很有研究,有氣或沒氣的樽裝水,硬或軟的自來水,自製過濾或打氣水,每種都有其優缺點,亦有不同的支持者。先說樽裝水,德國人平均每年每人飲用超過140公升的樽裝水,也真夠誇張,而且單單在德國銷售的品牌已超過500個,當中包括本地或進口的礦泉水、山泉水及冰川水,價格亦豐儉由人。

德國人會視乎個人的口感和習慣選擇,他們普遍認為有氣的樽裝水較為解渴,而當中的氣泡亦好像為水賦予生命,格外提神。有氣的礦泉水可分為Medium(較少氣)或Classic(全氣),而Still則是沒氣的礦泉水。如果要便宜或環保一點,市面上亦有自製有氣水機,只要加入自來水再打氣便可。我自己很喜歡喝有氣礦泉水,尤其幫助我紓緩頻繁的偏頭痛,另外我亦喜歡學習德國人喝果汁的方式,以半杯果汁溝半杯有氣礦泉水來自製有氣果汁,能減少糖分攝取同時提升果汁的解渴度,相得益彰。

過濾硬水防水土不服

雖然德國人每年飲用很多樽裝水,但其實德國大部分自來水是可以直接飲用的,其檢測標準亦屬世界數一數二嚴格的國家,德國有很多省份會用「紅點鮭魚」檢測水的品質,因為這種魚對水質中的化學劑和污染物非常敏感。除了淨化程度,水的軟硬度亦需要注意,我現在住的省份提供的自來水是軟水,可直接喝生水;但由於德國山區不少,大部分的山泉水也屬硬水,所謂的硬水和軟水,是指水中所含可溶性鈣和鎂化合物的數量,軟水的硬度低於8度,硬水的硬度高於14度。

硬水對於人體沒有傷害,但初嘗硬水的人需要時間適應,過程中會造成腸胃功能紊亂,即所謂的水土不服;而且網上盛傳飲用硬水會導致脫髮;再者硬水的礦物質會形成水垢,對洗衣機洗碗機熱水壺等家庭電器造成損害,令水管硬化而喪失原有的功能。概括而言,飲自來水是「受軟唔受硬」的,所以很多德國家庭也會安裝濾水器來改變硬水水質,保護家電及個人健康。

移居到德國後,我出外用餐都會點有氣礦泉水,一來德國的餐廳通常不會提供自來水,亦不歡迎客人從外來攜帶飲品進餐廳享用,加上德國餐廳烹調得比較鹹和濃味,很需要有氣礦泉水來解渴。不過在餐廳飲用礦泉水也不便宜,通常在超市買一箱12樽也只是幾歐元,但在餐廳一樽已經要最少6歐元了。有人說在歐洲餐廳飲水比飲酒還要貴,也是不無道理!

文:豆媽

相關字詞﹕每日明報-Colum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