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青是這樣煉成的

文章日期:2019年01月03日

【明報專訊】「你戴黑框眼鏡、你喜歡素tee搭配針織衫、你喜歡村上春樹、你熱愛歐洲電影勝過荷李活巨資大片、你下午去咖啡館、晚上去lounge bar、你的睡牀是IKEA或Muji的、你學法文或西班牙文 …… 」

台灣網媒流傳着這樣的一份文青指數問卷,共42條問題 / 答案,只要符合了一半以上,恭喜你,你便是文青了!

七八十年代的文青生活

這幾年港台文青風盛行,經大眾媒體致力推廣,彷彿成為了一種時髦的身分象徵和標籤,我不禁莞爾。

每個年代也有文學及藝術愛好者。以前香港中學教育制度是中四後文理分科,文科生通常又分外多文青,因為不管上課要修讀中國文學史和選段篇章,《老殘遊記》、《朱自清散文》等,課餘後也是捧着一本《三毛流浪記》,或金庸、張愛玲、亦舒小說。逛逛中環大會堂、藝術中心、去看費里尼的《八部半》,看完後還要寫個觀影筆記自娛或投稿。這統統基本上是1970、80年代中學及大學文青的指定動作,也沒有現今所強調的外在特徵標籤,穿什麽吃什麽看什麽,反正我們是百川匯海,對任何事物也感興趣,看完《八部半》後,一樣熱捧荷李活大片《星球大戰》。放下《紅樓夢》書卷後,一樣追看日本少女時尚雜誌non-no。

反正文青大多是業餘愛好者,即是票友或達人,就算大學本科主修的是文學或藝術,作為職業也很難。除非找到一份公事公辦準時下班的高薪鐵飯碗工作,像亦舒般以前是公務員AO(行政主任),可以準時下班回家寫小說。又或在大學裏找到一份教職,像鍾玲般以前是台灣中山大學教授及浸會大學文學院院長,有充裕時間創作新詩、散文和小說。

不然只能羨慕法國人,在周全的工時制度、社會福利和失業救濟金保障下,可以整天躭在巴黎塞納河岸邊繪畫或曬太陽,又或組織群組在河左岸的Cafe de Flore喝上一整天的咖啡,談文說道。上世紀偉大傑出的文青像沙特、西蒙波娃也是這樣孕育出來的。

文:Janice Wong

www.facebook.com/janicewong831, IG : janicewong831

相關字詞﹕藝術 文學 文青 每日明報-Columns